探病機器人Robin 提供情緒支持

/

Robin治療機器人在療養院和醫院的兒科病房X巡迴探訪,提供情緒支持。美聯社

Robin是一台AI探病機器人,程式設計成小女孩的行為模式,在療養院和醫院的兒科病房X巡迴探訪,提供情緒支持,同時協助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

自在美國推出5年來,這款擁有顯示卡通臉的大屏幕,以及專為擁抱而設計的流線型白色三角形框架的機器人,已成為加州、麻省、紐約州及印第安納州30家醫療機構的常見身影。

巴拉西-施漢(Meagan Brazil-Sheehan)6歲的兒子被診斷出白血病後,有一天他們走在UMass紀念兒童醫療中心的大廳時,遇到了機器人Robin。

「Luca,你好嗎」,機器人用尖細的嗓音問候道,「好久不見」。

巴拉西-施漢說,兒子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這份感動如此特別,因為她記得他」,而他們只在很多天前入院時見過這台4呎高的機器人一次。

開發該機器人的Expper Technologies執行長卡奇基安(Karen Khachikya)表示:「護理人員與醫護團隊承受著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很遺憾,他們往往無力與病患建立情感連結。Robin能為他們分擔這部分工作。」

隨著AI日益融入日常生活,醫療領域,從檢查時的記錄到電子護理系統皆有所應用。一些人讚揚AI提升效率,另一些人則擔憂其對病患照護的影響。

Robin約有30%的自主能力,其餘部分則由操作員團隊在臨床人員的監督下遠程控制。每一次互動,他們都會收集更多的數據,逐步邁向自主運作。

Robin駛入一名車禍受傷青少年的病房,播放他最愛的歌曲,少年隨之跳舞。在另一間病房裡,它與病患玩著簡化版的井字遊戲。

卡奇基安解釋說,Robin會反應對話者的情緒。若患者開懷大笑,機器人便隨之歡笑;當患者傾訴困境時,機器人「臉」上則流露悲傷與同情。美國醫學院協會預測未來11年將面臨高達8.6萬名醫師短缺。

卡奇基安表示,團隊正研發讓機器人提供更多支援,如測量患者生命徵象、評估健康狀態,並將數據傳送給醫療團隊的功能。長期規劃更包含設計Robin協助長者更衣和如廁。美聯社電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