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惡意製造「九一八事變」,拉開長達14年侵華戰爭的序幕。九十四年後的9月18日,三藩市普西迪奧(Presidio)超過300名民眾與學者齊聚一堂,參加由非牟利組織「太平洋暴行教育計劃」(Pacific Atrocities Education, PAE)主辦的全日研討與紀念活動。透過專題演講、紀錄片放映與藝術表演,回想那段被遺忘的亞太戰爭歷史,深刻反思帝國主義留下的歷史傷痕。
「身為華裔美國人,我在成長過程中發現,多數歷史課程只關注歐洲戰場,幾乎不提亞洲的二戰經歷。」PAE執行總監陳智珍(Jenny Chan)坦言,這正是她創立組織的初衷。
十年來,PAE致力蒐集倖存者證詞,深入國家檔案館研究美國從日本沒收的一手史料,包括與日本戰爭罪行相關的重要檔案。「我們的使命很簡單——把二戰時期真正發生的事情公諸於世,讓更多人理解那段被遺忘的歷史,保存倖存者的聲音,並從中學習與療癒。」
播臭名超彰731部隊紀錄片
全天議程從歷史、政策到藝術表演,帶領觀眾全面回顧日本軍國主義歷史。Stacey Salinas博士講述菲律賓女性游擊隊的抗日事蹟,Gabriel Fermin與Quin Cho分別解析日本法西斯特徵與滿洲擴張。高中生團隊播放731部隊紀錄片,強調正義仍未伸張;SJ Scheidegger介紹數位檔案平台,推動歷史民主化。下午,Jeremy Kuzmarov揭示美國「逆轉政策」助長戰犯復辟;日本侵華時倖存者Dr. Jean B. Chan分享逃難記憶,更有日本藝術家Yoshiji Watanabe用藝術「懺悔」反思侵略行為。
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支在新墨西哥州全國歷史日競賽中獲獎的高中生團隊,播放臭名超彰「731部隊」的紀錄片。
團隊成員告訴本報:「我們想做的是揭露731部隊的運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指出對731部隊受害者的正義從未得到伸張。日本和美國都沒有履行《海牙公約》和《日內瓦公約》的責任。如果我們在多年的歷史課程後都不了解這段歷史,在教科書中也找不到相關內容,那我們就應該努力教育其他人。」
志願者謝瑜婷是主修國際關係與歷史的大學四年級學生,因研究「慰安婦」議題而投入PAE活動。她說:「我在上海長大,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到美國讀高中後發現,美國教育體系幾乎忽略了亞太戰爭歷史。」
「今天能看到近300人報名參加,其中很多非亞裔人士,讓我很振奮。這說明這不只是某個社區的事,而是具有普世意義的歷史教育。」謝瑜婷的話道出了許多與會者的心聲。
張純如母親張盈盈親臨現場
已故作家、《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也親臨現場,她強調:「不能忘記歷史,唯有銘記,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主辦方指出,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憶,更是跨世代、跨族群對話的重要契機。陳智珍表示:「我們要推動的,不只是亞裔社區的歷史記憶,而是讓更多美國人理解,太平洋戰爭同樣造成沉重傷亡,許多美國人也在這場戰爭中失去生命。包括三菱等日本企業奴役美軍戰俘的史實,以及島嶼作戰中的巨大犧牲,都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
當前地緣政治局勢影響了人們對二戰歷史的理解,而歷史教育往往帶有政治色彩。陳智珍指出:「例如三菱這樣的大企業會否認慰安婦的存在,而它們又資助知名學府,這就造成了歷史認知的扭曲。」
她強調,主流媒體需要更多關注這段歷史,因為這不僅關乎亞裔社區,美國和中國曾是二戰盟友,許多美國人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付出生命代價。「我們需要學習歷史來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陳智珍最後說:「歷史必須被看見,被理解,才能真正走向和解與療癒。只有通過教育和對話,我們才能確保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