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夥港大設人工智能實驗室 稱AI應用深度不足 組織與文化挑戰大

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和香港大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AI)實驗室,並發布《人工智能採用調查》結果。據調查結果顯示,現時AI應用雖然普及,但深度不足,同時在人工智能落地過程中,組織及執行挑戰比技術挑戰更為突出。

AI應用仍處早期採用階段

其中有69%受訪者表示,AI應用仍處於試驗或早期採用階段,收益主要是團隊層面的效率提升。只有約三成企業啟動AI項目時預期可獲得雙位數增長回報,另有3成受訪者表示,AI投資回報率(ROl)在早期階段並非主要考慮,且視初期項目為策略性投資,而非以盈利為導向。

德勤中國技術與轉型全國主管合夥人華思遠指,數據反映,儘管高管對人工智能的長遠潛力抱有信心,惟AI在企業層面的深度應用卻仍屬罕見,回報亦未易實現。

47%受訪者提到執行困難

調查結果還顯示,在人工智能落地過程中,組織及執行挑戰比技術挑戰更為突出。其中一半受訪者認為,組織與文化問題是主要障礙,同時有47%提到執行困難,39%則關注數據質量及整合等技術問題。同時,最常見的阻礙包括部門壁壘阻礙跨部門合作(33%)、缺乏「速贏」成果以維持動力(32%)、以及數據質量及可用性不足導致的整合瓶頸(31%)。此外,文化阻力(28%)及對AI理解有限(27%)亦是重要挑戰。

對AI長遠價值抱堅定信念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儘管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依舊相信人工智能投資持續增長。其中受訪高管對其長遠價值抱有堅定信念,並預期短期業務價值將由10至30%,提升至5年內的20至50%。近三分之一的企業計劃將AI投資預算增加逾25%。

今次報告調查對象,包括逾100名企業高管,當中七成為行政總裁(CEO)、首席技術官(CTO)或首席資訊官(CIO)。近半受訪者來自員工人數超過5,000人的大型企業。

AI實驗室定位為產學研平台

同日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明華出席與港大的簽約儀式時表示,德勤與高校合作的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創了行業先河,相信該實驗室不僅將推動尖端創新,還將提供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解決方案。她續指,該AI實驗室定位為產學研平台,結合德勤跨行業轉型專長與港大世界級學術研究,並透過聯合研究、行業交流及共同開發AI應用案例,加速香港人工智能商業化進程。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於同一場合則指出,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AI應用的成功取決於技術、組織、管理、激勵和文化,而這正是這個新實驗室的使命。他還指出,實驗室將有助香港、大灣區及全球領袖打造更具創新力、韌性與高效的組織。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