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務院於週六突然宣布一項重大的簽證政策變革,要求所有旅遊、商務、學生及臨時工作等非移民簽證申請人必須在其國籍國或長期居住國的美國使領館進行面試。此舉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收緊簽證限制的一部分,立即生效後便引發了移民律師界的強烈批評,他們認為這將為全球人才和雇主帶來不必要的障礙、延誤和成本。
新政策的適用範圍與豁免情況
這項新政策的核心在於限制了申請地點的選擇,主要影響需要獲得新「簽證蓋章」以進入或重新進入美國的個人。一個關鍵的區分是,對於已經身在美國境內並尋求延長合法身份的個人,他們繼續通過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在國內提交申請,不受此新規影響。此外,新政策設有豁免條款,不適用於外交(A、G)、特定官方(C-2、C-3、NATO)簽證類別,以及部分聯合國(UN)相關的旅行。
對特定國家申請人的影響
該政策對那些母國沒有美國常規領事服務的申請人影響尤為顯著。國務院已為這些國家的國民指定了特定的第三方國家進行申請。例如,由於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已關閉,阿富汗國民現在必須前往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申請簽證。同樣,因美俄關係緊張,俄羅斯國民則被指引至哈薩克斯坦或波蘭進行申請。
移民律師界的強烈反彈
此項政策一經宣布,便遭到移民律師的迅速抨擊。休斯頓律師諾伊曼(Emily Neumann)在社交媒體上指出,此舉沒有明確的理由,只是「對工作簽證處理的又一次不必要的打擊」。另一家法律事務所也稱之為「突發壞消息」,並強調例外情況「極其嚴格」。批評者普遍認為,這項規定將給跨國工作者、學生及其雇主帶來巨大的不便和額外開銷。
官方解釋與申請人須知
儘管面臨廣泛批評,國務院方面辯稱,此舉是為了「簡化處理流程和減少行政複雜性」。官方提醒申請人,若基於居住地申請,必須提供有效證明。同時警告,在非居住國申請不僅成功率更低,且一旦申請,費用將不予退還或轉讓。雖然大部分已預約的面試不會被取消,但未來在非居住國申請的處理時間預計將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