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數據顯示,洛杉磯縣的遊民人數兩年來下降14%,但在經濟放緩下,部分經費遭削減,未來安置恐將更加困難。
《洛杉磯時報》報道,今年統計數據指出,全縣街頭流浪人數較兩年前減少14%,但未來進展可能更為艱難,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經濟放緩導致相關服務和計畫資金減少。
非營利組織「人民關懷」(The People Concern)執行長馬塞里(John Maceri)說,問題隨著時間推移,策略性投資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正偏離目標。
當局認為,近期遊民人數下降與公共投資增加有關。去年11月,選民批准A提案,將徵收稅率從四分之一美分提升至半美分,以應對遊民問題。
新增稅收大部分用於建造經濟適用房,但需時推進;而流向縣內核心遊民服務的銷售稅比例基本不變。
因此,官員表示,儘管籌資總額增加,但隨著經濟放緩和消費支出減少,可用於職業培訓、外展服務及房東激勵等項目的資金反而減少。再加上州和聯邦政府預期削減,官員與非營利組織憂心恐將形成「完美風暴」。
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6月的報告指出,本財政年度預算削減近9,270萬美元,包括減少租金補貼和協助遊民進入臨時收容中心。
相關稅收收入明年預計將再度下降,而提供服務的成本卻在增加。
新成立的縣無家可歸者部門負責人馬欣(Sarah Mahin)表示,在有限資源下被迫做出艱難抉擇,部門正與合作夥伴努力尋找最佳出路。
據服務提供者稱,今年資金削減已造成影響。由於州政府資金減少,部分提供補貼安置的非營利組織無法接受新申請。
一些服務提供者報告,這導致遊民在收容所停留時間更長;而因床位減少,其他人被迫在街頭露宿更久。
非營利組織領導人說,資金削減將使實現目標更困難。馬塞里呼籲州或聯邦政府提供更多資金,但承認可能遙遙無期。
近年來,因預算緊縮,州政府削減解決遊民問題的支出,公眾及部分民選官員愈加擔心這些支出未能轉化為實質進展。
在聯邦層面,特朗普政府希望停止專門針對遊民的計劃資金,這些計劃原本旨在先提供住房,再解決毒癮或心理健康等問題。
此外,聯邦政府也正尋求減少地方政府獲取公共住房資金,並統一管理全國性住房券計劃,以幫助數百萬人負擔私人租金。洛杉磯訊

73歲的戴維斯(Vancie Davis)與小狗哈特棲身在威尼斯的彭馬爾公園。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