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壇寫文,自我介紹。千億家族辦公室聽床師,見證資本的宏偉敘事,體會執行的真實質感。
首篇文章,基本講起,寫幾隻ETF(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的出現,是一場戰略思想上的革命。它提出的核心思想是:與其猜測哪位將軍明天會打勝仗,ETF不追求用奇謀詭計去「戰勝」市場,而是用最樸素的工兵精神,去精確「複製」整個戰場(指數)的版圖,然後將這幅巨大的地圖分割成無數塊,讓任何人都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在交易所上買下整個戰局的縮影。
VOO享資本主義頂層盛宴
所謂VOO,全名Vanguard S&P 500 ETF,講穿了就係一隻「懶人基金」。佢唔使你舞文弄墨,研究邊間公司嘅CEO係咪下一個喬布斯,亦唔使你深宵點燈,睇實盤前盤後嘅生死搏鬥。佢嘅任務只有一個:好似一隻忠心耿耿嘅跟尾狗,緊緊咬住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條尾 。呢個指數,囊括咗美國五百間最大嘅上市公司,可以話係美利堅國運嘅晴雨表 。你買咗VOO,就等於一筆過買起咗蘋果、微軟、輝達呢啲科技巨企嘅一小部分股權 ,坐享美國資本主義最頂層嘅盛宴。
市場上,同VOO拜同一碼頭、追蹤標普500嘅,仲有個兄弟叫SPY 。兩者就好似汽水界嘅可口可樂同百事,味道差唔多,回報亦步亦趨,近乎攣生兄弟,但就唔會好似中國無印良品同日本MUJI咁互告侵權 。十年年化回報,一個12.82%,一個12.72% ,嗰丁屎咁多嘅差距,可能只係你眨一眨眼嘅事。咁分別喺邊?最大嘅分野,在於「管理費」 。VOO每年只係象徵式咁收你0.03% ,而SPY就要收0.0945% 。零點零幾個百分點,豪俾佢?
愛因斯坦話過,複利息係世界第八大奇蹟。當你將投資年期拉長到十年、二十年,呢筆微不足道嘅費用,就會好似雪球咁愈滾愈大,蠶食你嘅回報。對於一個精明、有教養嘅長期投資者嚟講,呢啲「管理費」,就等於你件Cashmere大褸上面嗰一粒鼻屎,唔起眼,但就係肉中刺,梗係愈細愈好。順帶一提,仲有個叫SPLG嘅,管理費仲低,得0.02% ,不過VOO同SPY始終係市場上嘅巨無霸 。
QQQ過去十年拋離VOO
如果話VOO係一位四平八穩嘅武林宗師,咁QQQ就係一個劍走偏鋒嘅年輕劍客。QQQ追蹤嘅係「納斯達克100指數」,清一色都係科技猛人,冇乜傳統工業股喺度充場面 。
睇返過去十年,正值科技股嘅黃金時代,QQQ嘅回報可謂拋離VOO幾個身位。十年年化回報,QQQ有成18.67%,VOO只係得12.82% 。表面睇,梗係揀QQQ啦,使乜諗?
揀VOO定QQQ冇標準答案
且慢。正如愛情一樣,投資唔能夠淨係睇眼前面紅耳赤嘅激情。QQQ將重注押喺科技股身上,風險自然高度集中 。當科技界吹起逆風,例如科網泡沫爆破之類嘅黑天鵝事件,QQQ嘅跌幅亦會相當慘烈。相反,VOO嘅投資組合較為分散,有科技股,亦有金融、健康護理等其他行業,好比一艘航空母艦,雖然冇快艇咁靈活,但勝在夠晒穩健,能夠抵禦較大嘅風浪。
所以,揀VOO定QQQ,其實係一場哲學上嘅抉擇:你究竟係想追求極致嘅回報,願意為此承受更高嘅風險;定係寧願穩中求勝,慢慢咁滾大個雪球?呢個問題,冇標準答案,只有閣下自己先可以解答。
藍血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