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新令嚴控在華生產芯片

美政府新令將嚴控製造大廠英特爾等公司在中國生產芯片,圖為早前參觀者在上海展覽上拍攝英特爾處理器芯片。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根據美國最新聯邦公報,政府將撤銷芯片製造大廠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爾在中國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豁免許可,使得這些企業在中國生產芯片將更困難。

路透社報道,商務部自2022年起對美製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實施嚴格管制,但當時給予三星、SK海力士及英特爾豁免,允許他們維持在華現有工廠的運作。但根據最新規定,這些公司今後如要在中國採購相關設備,必須逐案申請出口許可證。公告指出,豁免的取消將在120天後生效。商務部表示,將批准許可證以保障企業現有工廠繼續運轉,但不會允許擴大產能或升級先進技術。

目前,美國商務部還積壓數千份對華出口許可證申請,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進展緩慢。三星與SK海力士此前享有的「驗證終端用戶」地位也將被取消,這意味著他們今後必須逐案申請,審批程序會更加複雜。

聯邦公報\xf9埵陷ㄗ鴙^特爾,不過英特爾2020年就開始將其位於中國大連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製造廠賣給SK海力士,今年3月完成大連廠出售的最終階段,因此現在設備許可證的問題落在SK海力士身上。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已與美國商務部取得聯繫,向美方強調韓國在中國的半導體廠穩定營運,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有其重要性,將繼續與美方討論,減少對韓國企業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使韓國兩大存儲芯片製造商在中國的運營難度大增,同時可能間接有利於其美國競爭對手美光科技。不過,限制措施也可能衝擊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括科磊、科林研發和應用材料。

知情人士指出,美國此舉是在為可能破裂的美中貿易停火「預作準備」。目前,美中正維持關稅停戰,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維持30%關稅,中國則對美國產品徵收10%關稅,該安排將維持至11月。

《芯片戰爭》一書作者克里斯.米勒表示,新規「將使韓國芯片製造商在華生產先進芯片更加困難」。他補充說,如果美國不同時限制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等中國廠商,反而可能讓中國企業趁機擴大市場份額。

對於關稅談判,《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愈發頻繁藉「國家安全」之名,推動各類針對性關稅政策。除日前撤銷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外,特朗普還計劃未來數月,擴大針對鋼鐵和鋁材的所謂國家安全關稅,其後會再公布針對半導體、重型貨車、藥物、關鍵礦物、商用飛機及零部件等行業的新關稅。

對此法律專家分析,特朗普政府向他國徵收對等關稅的法律基礎,是當局重新解讀總統可行使經濟緊急權力。多間受政策影響的企業已就此提告特朗普政府,如果當局敗訴,料被迫向企業退還稅款。相較之下,以國家安全為名、針對特定產業徵收關稅的法律依據,是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允許總統在制訂或調整國家安全相關關稅政策上,擁有近乎單方面決定權。

特朗普政府還試圖擴大該條款的涵蓋範圍,預計會包括更多日常消費品。不過分析師指出,特朗普希望透過大舉加徵關稅提高進口成本,鼓勵企業在美國生產更多產品的做法未必成事,反而或會增加在美設廠企業的成本。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