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旅遊業辦「踩線」活動考察東區及鯉魚門 將推動更多「紅色旅遊」路線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旅遊業議會聯同八個屬會今日(29日)舉辦《旅遊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暨推動「無處不旅遊」踩線》活動,實地考察東區及鯉魚門旅遊資源,行程包括乘坐開篷觀光巴士,沿途欣賞港島北區城市風貌特色;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乘船到鯉魚門新碼頭,參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等。業界人士指未來會就此路線推出旅遊產品,並推動更多「紅色旅遊」路線。

活動實地考察東區及鯉魚門旅遊資源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表示,香港旅遊業在推動「紅色旅遊」方面仍有不少發展空間,認為本地具備豐富歷史文化資源,擁有很多具歷史意義的地點,均具備開發潛力,有望透過深度遊路線吸引更多本地及內地旅客。譚光舜指出,業界人士認為今日的路線很有價值,未來會就此推出旅遊產品,相信可以令到本地人更深入認識香港,旅客亦可以感受到香港的特色。業界期望透過加入更多香港元素,打造具本地特色的紅色旅遊產品,與內地紅色旅遊形成互補。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右)及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左)。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右)及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左)。

 

香港旅遊業議會舉辦《旅遊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暨推動「無處不旅遊」踩線》活動。
香港旅遊業議會舉辦《旅遊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暨推動「無處不旅遊」踩線》活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

 

他亦透露,目前未有具體旅客預計數字,但業界將以旅行團為主力,盡量推動更多「紅色旅遊」路線,以確保安排有序,提升旅遊體驗,吸引本地及旅客參與,為旅遊業注入新動力,相信能提升旅遊收益。

今日的活動邀請旅遊界人士等實地考察東區及鯉魚門旅遊資源,行程包括乘坐開篷觀光巴士,沿途欣賞港島北區城市風貌特色;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展覽聚焦面對外敵入侵時,廣東及香港兩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血脈相連、團結一心、共同抗敵的歷史;由西灣河碼頭乘船到鯉魚門新碼頭,參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圖片展等。

譚光舜表示業界將以旅行團為主力,盡量推動更多「紅色旅遊」路線。
譚光舜表示業界將以旅行團為主力,盡量推動更多「紅色旅遊」路線。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 80 周年展」。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活動包括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行程包括乘坐開篷觀光巴士,沿途欣賞港島北區城市風貌特色。
行程包括乘坐開篷觀光巴士,沿途欣賞港島北區城市風貌特色。

 

姚柏良:香港紅色旅遊具多元發展潛力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表示,香港旅遊業應把握抗戰勝利80週年契機,推動具本地特色的紅色旅遊產品,結合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打造多元化路線,吸引本地市民及旅客參與。姚柏良指出,今次考察路線涵蓋市區抗戰歷史地點,方便市民及遊客參與。他提到,早於建黨一百週年期間,業界已推出多條紅色旅遊路線,惟部分景點如海防博物館當時尚未擴建,今次藉着廣東省與香港聯合展出抗戰文物,為業界提供新素材。

他強調,香港的紅色旅遊具有多元化的發展潛力,不應局限於歷史景點,亦可結合自然風光及社區特色,例如西貢斬竹灣,環境優美且鄰近東壩地質公園,遊客在悼念烈士的同時,還能欣賞自然風光和地質奇觀;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與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相距不遠,業界正積極推動沙頭角開放,打造旅遊新熱點。

鯉魚門可構成文化休閒旅遊線

此外,他表示,此次考察路線涵蓋鯉魚門兩岸,沿途有很多軍事設施遺蹟,同時鯉魚門的海鮮是世界知名的美食,渡假村亦有法定古蹟,構成一條兼具歷史、文化與休閒元素的旅遊線,業界希望串聯這些元素,吸引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參與。

對於相關路線旅行團數量的預估,姚柏良表示,目前未有固定團數目標,但鼓勵業界發揮創意,結合抗戰主題與本地元素,推動「無處不旅遊」理念。他亦期望旅遊業能與教育界合作,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認識香港在抗戰時期的角色與貢獻,深化國家歷史認知。

「強化地區旅遊經濟 推動『無處不旅遊』落地」研討會。蔡思宇攝
「強化地區旅遊經濟 推動『無處不旅遊』落地」研討會。蔡思宇攝

 

旅遊事務副專員朱瑞雯。蔡思宇攝
旅遊事務副專員朱瑞雯。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蔡思宇攝

 

今日活動亦舉行「強化地區旅遊經濟 推動『無處不旅遊』落地」研討會。旅遊事務副專員朱瑞雯致辭時表示,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有助市民及旅客深入了解香港的抗戰歷史,而新的鯉魚門碼頭交通便利,方便遊人前往品嚐地道海鮮,體驗漁村風情。她亦提到,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正舉辦「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圖片展,期望透過多元途徑向市民及旅客推廣抗戰歷史,並藉政府資源投放,進一步美化及提升鯉魚門環境,吸引更多遊客到訪。

她鼓勵旅行社、餐廳等業界加強宣傳及拓展業務,帶動經濟效益,同時開發更多鯉魚門旅遊路線。她又表示,十一國慶黃金周將至,期望業界把鯉魚門納入旅遊行程,實現「無處不旅遊」,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結合歷史文化與美食體驗的獨特景點。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預計該旅遊路線未來一兩個月就會推出,希望由本地遊做起,根據情況研究是否需要增加景點等,未來希望吸引更多入境旅客。

業界倡打造鯉魚門海旁成「小蘭桂坊」

有業界人士認為,該旅遊路線兼具新鮮與懷舊元素,沿途不僅有特色景點,亦有購物的地方,方便旅客選購手信。鯉魚門亦具備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的潛力,尤其是韓國及日本等近年旅遊市場增長迅速、來港交通便利的地區。業界建議,若能針對這些市場加強推廣,配合地道美食、文化體驗及購物元素,將有望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到訪,並可將鯉魚門海旁打造成具活力的「小蘭桂坊」。

記者:蔡思宇

攝影:何君健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