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展開不足兩個月,縱使表面上仍是「靜如止水」,但不同黨派已在籌謀選舉工程,並提交擬議出戰名單。與此同時,向來以敢言見稱的選委界議員江玉歡,昨日突然在社交平台發千字文總結4年議會生涯,提到未來或「換一種方式」服務市民,彷如「離別感言」,莫非她已「聞到味」可能被叮走?
江玉歡帖文現「感性」一面:自問無負議員身份
江玉歡分享的其實是議會工作報告,談「藏冬」梳理過往得失、談古人「天人合一」智慧、談基層市民對她的期許,近2000字帖文流露感性一面。她在文末稱「任期將滿,心裏沒有不捨」、「未來即使不再以立法會議員的身份服務大家」,過去4年自問無負「議員」身份,似是意有所指。
相關文章:
大棋盤︱議員「面目模糊」勢出局? 政圈提勿「為換而換」:不見得會好過現任






政圈猜測江玉歡「曲線叫救命」測試水溫
由政治素人走入立法會,律師出身的江玉歡作風較特立獨行,上任初期歐洲議會通過「涉港決議」批評香港政治狀況,88名議員聯署譴責,江玉歡卻未有跟大隊,僅以個人名義發聲明,被議會同僚質疑「唔跟規矩」。不過她之後在政治「站位」上已精明得多,甚少談論政治爭議。
民生政策方面,江玉歡積極發聲,算是成功樹立個人形象風格的議員。由垃圾徵費、社福到文化旅遊等,江玉歡部分言論頗為尖銳;任期首年亦因批評政府取消免針紙政策「專橫」,與工聯會會長吳秋北鬧不和,最終「北歡而散」,聯合辦事處要分家。近兩年汪玉歡已「溫和」不少,也有份做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不論如何,江玉歡疑似「告別文」一出,已引起政圈熱論,有議員認為用字頗明顯,可能意識到「無得撈」;亦有人覺得不用想太多,距離拍板入閘名單仍有時間,相信「未判死刑」。也有政圈人士猜測江玉歡在試水溫,或察覺連任有危機,透過發帖「曲線叫救命」。
江玉歡回覆查詢時笑稱毋須猜測太多,自己一向喜歡文辭,4年工作報告以春夏秋冬為喻,向市民簡介工作,會坦言面對未來,「冬天也不一定代表『完結』,可以是四季循環的一部分,生生不息」。她稱談連任言之尚早,爭取與否關鍵是市民需否她協助發聲,「如果每件事都只是考慮連任、選委是否喜歡,那很多事情都不用做。」
新時代下,如何拿捏發言尺度是議員尤其是新丁的重要課題,「敢言」獲市民支持,卻不一定受官員歡迎,特別是臨近換屆,盛傳官員也有份為議員評分,有意連任者便顯得如履薄冰,太多「瞻前顧後」。不過正如本欄早前提過,其實北京亦不希望議會「清一色」,只要在合理、不越界的可控範圍內,其實多些不同意見或「雜音」亦無妨。
今年兩會期間,港區人大政協獲邀單獨會面談及選舉,據知當時也有人進言,議會應容納多元開放聲音,並以江玉歡作例子。
選舉提名期10月24日展開,據聞多個政黨已提交初步出戰名單予有關方面考慮,亦有小型組織推薦人選,同時有個別被視為「邊緣人士」獲約見。有政黨中人認為,參照近年選舉遊戲規則,可能到提名期開始前夕才會有定案,估計有關名單只是初步範圍,未到最終「決選」,有意參選者只能靜候佳音。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