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無借錢突收律師樓追數信 資料竟錯漏百出疑騙徒詐財|新聞追擊

「我而家就喺你屋企樓下,即刻落樓傾下點還錢!」近期不少沒有欠債的市民接獲自稱收數公司職員來電,被指欠債多時未還,期間職員更能正確說出市民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又聲稱身處其所住大廈外,要求下樓商討還款方案,或揚言即將上門追討,甚至發送假冒律師樓追債文件,繼而發送收款戶口號碼到市民的手機,勒令即時還款。有資深警官相信,騙徒獲取了市民的個人資料,企圖以恐嚇手段逼使沒有欠債的市民付款,呼籲市民切勿擔憂,應將電話和戶口號碼等資料轉交警方調查。

E女士日前接獲自稱X昇帳務管理公司姓李職員的來電,指她欠款9477元未還,他代表債主追討款項,期間正確地說出其姓名,又聲稱簽署了保密協議,不可告知債權方是甚麼公司或機構。

不久,對方以「會計部」手機號碼WhatsApp發送一張圖片,圖中可見是「黃X華律師行」發出的「追討嚴重逾期欠款通知書」,內容指須於3天內繳交欠款,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包括發出法庭傳票、申請財產扣押令或向法庭申請破產令等法律程序,而不作另行通知,屆時一切有關之法律費用將一概由閣下負責繳付。信件又指,「為減低對閣下信貸評分的負面影響,請閣下立即繳交上述款項。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財協職員聯絡。」

相關報道:上半年警接3317宗電話騙案 損失金額達$5.8億|新聞追擊

騙徒製作以假冒律師行名義發出的「追討嚴重逾期欠款通知書」,向沒有欠債的E女士追款9477元。
騙徒製作以假冒律師行名義發出的「追討嚴重逾期欠款通知書」,向沒有欠債的E女士追款9477元。

 

E女士的手機接獲收數公司職員以WhatsApp發送的銀行帳戶號碼,當中註明了其正確的身份證號碼(「欠債人身份證」),要求盡快轉帳還款。
E女士的手機接獲收數公司職員以WhatsApp發送的銀行帳戶號碼,當中註明了其正確的身份證號碼(「欠債人身份證」),要求盡快轉帳還款。

 

E女士在香港律師會網頁搜尋,找不到「黃X華律師行」,相信是假律師行。
E女士在香港律師會網頁搜尋,找不到「黃X華律師行」,相信是假律師行。

 

騙徒聲稱登門討債,企圖令沒有欠債的市民擔心被人上門張貼「大字報」,最終決定付款保平安。資料圖片
騙徒聲稱登門討債,企圖令沒有欠債的市民擔心被人上門張貼「大字報」,最終決定付款保平安。資料圖片

 

騙徒聲稱上門高債,令沒有欠債的市民擔心被人上門撥淋紅油,最後決定付款保平安。 資料圖片
騙徒聲稱上門高債,令沒有欠債的市民擔心被人上門撥淋紅油,最後決定付款保平安。 資料圖片

 

由於沒有任何欠債,E女士根據信件註明的律師樓電話致電,打算澄清,自稱姓李事務律師接聽,稱手上資料顯示她有欠債,勸她先還款,如其後發現資料出錯,律師行可協助向債權方追還。

E女士表示,及後「X昇」職員多番致電給她,稱如仍不還款會上門追收,她聞言謊稱打算處理欠款,對方隨即以WhatsApp發送銀行帳戶號碼,當中註明了其正確的身份證號碼(「欠債人身份證」),要求盡快轉帳還款,「隨後我block(封鎖)此WhatsApp(號碼),亦沒有再聽電話。我當然沒有入數,翌日報警備案。」她翻查香港律師會網頁搜尋,卻找不到「黃X華律師行」,相信是假律師行。

《星島》記者查看信件註明的律師行地址,發覺地址上的商業大廈英文名稱出錯,信件亦沒有律師行印章,律師的簽名竟寫上律師行名稱。

沒有欠債的市民T先生於上月29日也收到同樣來電,自稱代客收數的男子指他欠債39000元,並說出其姓名及所住屋苑名稱,更聲稱身處其所住大廈外,「叫我落樓傾下點還錢」,他因害怕沒有出門。掛線後,他打算澄清事件,惟3度致電均無人接聽。記者接獲T的報料後連日致電,電話多次撥通卻無人接聽,後來再致電發現對方,發覺手機關閉。

搜尋社交媒體,多名網民說近期均收到追債電話,追債者亦能說出他們的姓名、地址和身份證號碼,同樣以簽訂了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債主資料,當中有人亦指對方聲稱在其所住寓所樓下,「仲話會上嚟」,他於是下樓查看,證實對方說謊;有人則指追債者提供的收款戶口是私人戶口,相信對方並非財務公司職員,而是利用傀儡戶口收款的騙徒。

一名資深前警官分析,相信騙徒從不法渠道獲取了市民的個人資料,繼而以追債為藉口詐財,聲稱在寓所樓下是為了作出恐嚇,務求令市民惶恐焦急,即使沒有欠債也轉帳予對方,以保家宅安寧。他強調,事件涉及電話騙案和刑事恐嚇,告誡相關市民冷靜應對,「根本無收數佬喺你屋企樓下」,呼籲將騙徒的電話號碼、收款帳戶號碼轉交警方調查。

突發行動組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