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衞生署:輸入風險持續增加 或會出現本地局部傳播

本港至今累計錄得9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均屬輸入個案。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表示,本港錄得的個案,大多來自廣東省及孟加拉,輸入風險將持續增加,亦可能會出現本地局部傳播,認為當局及市民都要做好防蚊控蚊措施。

林文健今早(1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基孔肯雅熱在全球許多地方屬風土病,並已擴散至119個國家,全球有超過24萬人受感染,有90宗死亡個案,世衛亦評估今年是基孔肯雅熱病毒疫情高峰期。

林文健表示,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將持續增加,亦可能會出現本地局部傳播。資料圖片
林文健表示,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將持續增加,亦可能會出現本地局部傳播。資料圖片

 

林文健認為當局及市民都要做好防蚊控蚊措施。資料圖片
林文健認為當局及市民都要做好防蚊控蚊措施。資料圖片

 

當局近月加強滅蚊工作。資料圖片
當局近月加強滅蚊工作。資料圖片

 

工作人員在山邊進行滅蚊工作。
工作人員在山邊進行滅蚊工作。

 

市民外出都要做好防蚊措施,以防感染基孔肯雅熱。資料圖片
市民外出都要做好防蚊措施,以防感染基孔肯雅熱。資料圖片

 

氣候反常加上雨季助長蚊媒滋生

他解釋,造成全球爆發的原因,因近年氣候反常,基孔肯雅熱的蚊媒主要是白紋伊蚊,白紋伊蚊本來是在熱帶地區生存,現時變成在溫帶生存,風雨季亦導致蚊媒滋生,加上香港正值暑假是旅遊旺季,市民有機會在當地受感染後將病毒帶回港,若再在港被蚊叮咬,就有機會在本地造成傳播。

林文健指,現時9宗確診均屬輸入個案,輸入威脅一定存在,評估可能會出現本地局部傳播,但只要防控工作做得好,就可以將傳播風險降低。 

相關新聞:
基孔肯雅熱|徐樂堅:廣東省新增個案雖回落 病毒或隔代傳播 風險不容忽視
基孔肯雅熱|謝展寰:9月試行機械狗滅蚊 專攻地形複雜區域

料今夏不會出現流感高峰期

談到流感情況,林文健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澳洲、紐西蘭等南半球地方在6月開始流感病毒活躍度已上升,雖然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株正緩慢上升,但沒有出現特別反常的情況。在香港對上一次流感高峰期在3月結束,雖然自7月起流感病毒水平緩慢上升,最近錄得的呼吸道檢測陽性比率、公立醫院入住率雖有輕微上升,但未超出基線,所以評估本港不會出現夏季流感高峰期。新冠病毒亦無異常上升,暫時維持在低水平,污水監測和呼吸道樣本,都是平穩。 

至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林文健稱,衛生防護中心研究國際數據後,認為現階段市民只須做好個人防護,未有需要規定特定群組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但就鼓勵高危群組諮詢醫生,因長者和孕婦感染後的症狀會較為嚴重。

近年氣候變化下頻頻出現極端天氣,夏天異常炎熱,冬天越加寒冷。林文健稱,氣候變化包括反常天氣,無疑是對人類生活或是健康的最大挑戰,不單天氣,還會影響空氣、水和食物都會有所變化,他舉例香港近年炎熱日子特別多,在特別酷熱天氣下,尤其對戶外工作的人士、長者、孕婦及嬰兒影響至大,可能會出現熱痙攣、熱衰竭或中暑,過去每年差不多平均一年都有超過200宗的中暑個案,主要發生在5月和9月之間。他提醒市民,在盛夏要做好個人保護設施。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