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促政府加裝閉路電視監控寵物便溺問題 倡堅巷花園改建寵物共融公園

本港飼養寵物的市民不斷增加,惟寵物在街道隨處便溺、環境衞生惡劣、缺乏寵物活動空間等問題逐漸凸顯。民建聯中西區支部今日(7日)舉行記者會,為共創人寵共融社區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增設輔助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採用新型狗厠所設計、優化食環署洗街技術改善現存異味及衞生狀況。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寵物在社區內數量不斷增加,居民熱愛寵物的程度有增無減,希望推動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居民三方互相合作,從即時行動到長效機制,從設施優化到意識提升,系統性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讓中西區真正成為一個寵物與居民友好共處、環境整潔有序的溫暖社區。他續指,會在區議會上表達相關意見,和署方爭取落實在區內進行寵物共融公園,希望相關措施能夠盡快落實。

康文署正擬增設寵物共融設施

中西區區議員楊學明建議集中管理狗隻活動空間,希望政府能通過提供更多寵物共享公園,讓養寵人士能夠有場地遛狗,減少狗隻在行人路上隨處便溺的狀況。在今年1至6月進行了「改建堅巷花園為寵物共融公園」的問卷調查。共收集到339份問卷,其中238份為線上問卷,101份為實體問卷。結果顯示,有300位市民支持改建部分堅巷花園為寵物共融公園,僅36位居民反對,3人持中立意見。他表示已將結果向康文署反映,署方亦正計劃在堅巷花園增設寵物共融設施。

民建聯中西區支部舉行記者會,為共創人寵共融社區提出多項建議。李健威攝
民建聯中西區支部舉行記者會,為共創人寵共融社區提出多項建議。李健威攝

 

葉亦楠建議,政府在便溺情況嚴重的地點增設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李健威攝
葉亦楠建議,政府在便溺情況嚴重的地點增設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李健威攝

 

施永泰建議政府優化並改良現有的狗廁所設計。李健威攝
施永泰建議政府優化並改良現有的狗廁所設計。李健威攝

 

狗主帶寵物外出方理,有責任清理乾淨。食環署圖片
狗主帶寵物外出方理,有責任清理乾淨。食環署圖片

 

民建聯建議採用新型狗厠所設計、優化食環署洗街技術改善現存異味及衞生狀況。食環署圖片
民建聯建議採用新型狗厠所設計、優化食環署洗街技術改善現存異味及衞生狀況。食環署圖片

 

倡引入更有效祛除異味洗街技術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建議,政府在便溺情況嚴重的地點增設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減少主人放任寵物隨處便溺,而不進行清潔問題。他指出,過去一年收到關於街道存在寵物便溺等環境衞生問題的個案投訴逾百宗,對居民日常出行造成很大困擾。居民反映的地點大多集中在半山堅道、干德道、羅便臣道、樓梯街、城皇街一帶。他建議政府參考收集到的狗隻便溺黑點,增設警示牌或CCTV監控設備,在違規行為高發的地段安排執法人員巡邏,阻嚇不文明行為並強化養寵人士的自律意識。他亦建議優化食環署洗街技術,針對現存問題,如氣味、衞生問題進行改進。

據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部分寵物便溺黑點現時洗街頻率為,街道每2周1次,樓梯每周1次。但夏季高溫時異味更濃烈,多數居民表示洗街後1至2天便能聞到明顯異味。惟即使定時常規洗街後仍會產生異味。因此建議食環署評估引入更有效祛除異味的洗街技術,提升清潔深度;同時可在洗街水中適量添加對環境無害的天然除臭劑,如檸檬提取物,從源頭改善氣味問題。

建議優化及改良現有狗廁所設計

中西區區議員施永泰建議政府優化並改良現有的狗廁所設計。他續指,過去半年收到關於寵物便溺黑點的投訴,其中大多數集中在半山一帶,但發現相關區域現有廁所數量不足,且部分設施存在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如位置隱蔽,清理困難等。問卷亦收集居民希望設置的設施,調查結果顯示有198位居民認爲需要增建狗糞收集箱或狗厠所。建議通過推廣狗主帶狗隻使用狗厠所,採用更加貼合狗主需求的設計並配備明顯指引標識;優化現有設計,提升使用便捷性與衞生程度,引導養寵人士養成使用習慣。

施永泰亦提出優化狗厠所建議,包括將現時使用的沙池改爲不鏽鋼漏水地面;增加水龍頭,街道上產生異味大多是因爲冲洗不徹底,受溫度及時間影響,導致異味散播,可以在新型狗厠所旁邊安裝冲水喉管,供狗主使用;可以在新型狗厠所旁邊增加狗糞收集桶;採用更符合狗隻習性的設計,設計中加入柱形元素,減少狗厠所高度與行人路高度的差距。

記者:李健威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