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現在是購買倫敦豪宅的最佳時機,因為美國人來了,而且是蜂擁而至。
根據豪華房地產經紀公司 Beauchamp Estates 的數據,美國人目前已成為倫敦最大的海外買家群體,去年佔倫敦豪宅購買量的 25%,高於 2023 年的 18%。
由於新的稅收政策推遲了富裕的國際買家,導致價格下跌並導致供應過剩,英國首都的高端住宅銷售急劇下降。
「美國人正在利用市場相對平穩的優勢,」駐倫敦的美國房地產顧問烏戈·阿林澤(Ugo Arinzeh)說。阿林澤最近在倫敦騎士橋和布魯姆斯伯里地區為美國買家購買了高檔住宅。
房地產經紀人表示,由於有利的匯率和國內政治因素,他們從未接到過這麼多來自美國客戶的諮詢。
倫敦經紀公司 Eccord 的董事總經理 Jo Eccles 表示,儘管業務放緩,「但美國人已經緩解了市場下滑的影響」。
埃克爾斯說,美國買家過去往往在定居前租房最多五年,但現在他們選擇只租一年就買房子。她最近為一位美國客戶在諾丁山買下了一套價值4000萬美元的房產,目前正在積極尋找其他同等價位的房產。
美國人長期以來一直被倫敦吸引,通常聚集在肯辛頓和切爾西等曾在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出現過的精英社區。房地產經紀人表示,潛在買家被英語、高品質生活、安全以及前往歐洲其他地區的便利交通所吸引。
如今,美國買家也獲得了更高的性價比。根據萊坊的數據,如今在倫敦,100萬美元可以買到365平方英尺(約365平方公尺)的房子,而十年前只能買到247平方英尺(約247平方公尺)。相對於其他全球城市,房價也更便宜。相較之下,數據顯示,在日內瓦和新加坡等城市,買家每100萬美元能買到的面積更少。
英國政府決定廢除一項允許在英外國人僅就其在英收入納稅的稅收規則,倫敦的高端住宅市場因此受到衝擊。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富人因為這項 所謂的「非英國居民」規則的變化而離開或計劃離開英國,估計數字也存在很大差異。
英國也提高了印花稅(購買房產時徵收的一次性稅),這降低了住宅房地產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據萊坊國際稱,第一季倫敦價值 1,000 萬美元以上的房產銷售額下降了 37%。
交易量低迷反過來又導致了價格下跌。房地產數據提供商LonRes的數據顯示,1月至5月期間,價值500萬英鎊以上(約670萬美元)的房產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5%。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買方市場,」在倫敦房地產市場深耕25年的置業仲介公司Black Brick的創辦人卡米拉戴爾(Camilla Dell)說道。「我們支付的價格一直低於要價。」
英國的稅收變化基本上沒有嚇倒美國買家。美國人已經習慣了繳納高額的房產稅,而且長期以來,無論居住地在哪裡,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收入和收益都需要納稅。
房地產經紀人表示,川普總統的當選進一步激發了那些對總統及其政策不滿的美國人移居倫敦的興趣。此外,一種新的美國買家也在成長:那些透過科技或加密貨幣致富的年輕企業家。
美國的需求主要來自家庭搬遷、希望擴大國際房地產投資組合的人以及那些尋求經典的臨時住所的人。
歷史建築需求旺盛。美國人是英國戰爭辦公室(OWO)最大的買家群體,該建築曾是英國的戰爭辦公室。重建後的地塊上設有一家酒店和數十套私人公寓,售價最高可達2600萬美元。
OWO 住宅銷售和行銷主管 Charlie Walsh 表示:「這棟建築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買家非常欣賞這一點,並希望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歷史。」
該市其他近期開發的項目,包括 Shard Place 和 The Whiteley,也表示美國買家的興趣增加。
潛在的美國買家確實面臨挑戰:房地產經紀人表示,非常理想的房屋很快就會售出。而美元兌英鎊雖然仍維持歷史強勢,但近期已走弱。
Beauchamp Estates 的老闆 Gary Hersham 有一位買家對一棟售價約 2,100 萬美元的房子感興趣。但隨著英鎊升值,這套房子的美元價格上漲到了約 2,350 萬美元。 「買家希望至少降價 100 萬美元,」他說。 「感覺這很划算。」
儘管如此,許多駐倫敦的房地產經紀人表示,他們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與美國客戶的業務將會非常活躍。 「這不是他們是否在倫敦買房的問題,而是何時買房的問題,」艾克爾斯說。
本網編輯沙龍綜合報導
封面圖片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