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A 擬明年加價至3元

大都會捷運局(MTA)宣布,紐約市地鐵及巴士的票價將從2.9元上調至3元,這是自2023年8月以來首次票價調整,預計明年1月生效。與此同時,「捷運卡」(MetroCard)將於今年底正式停用,標誌著這一超過30年的支付方式完成歷史任務。

《紐約時報》報道,MTA董事會於30日的會議上公布加價計劃,董事會將於秋季公開聽證後對提議投票表決。MTA原計劃今年初提高票價,但決定優先過渡至OMNY無接觸支付系統,並於12月底逐步淘汰「捷運卡」。當局指出,「捷運卡」的銷售將於年底終止,但「捷運卡」可使用至2026年。

MTA主席利伯(Janno Lieber)在會議上為新票價辯護,稱漲幅不到4%,相較紐約市其他服務成本快速上漲屬合理。他引述州主計長的報告稱,指自2018年以來,紐約市住房價格上漲68%,而交通成本僅增16%。他說,「公共交通是讓紐約保持可負擔的少數事物之一,我們正努力維持這一點。」

提議的票價上調將影響MTA每周票價的上限,乘客每周首12次乘車後免費的門檻,將從34元升至36元。

此外,調整還涉及通勤鐵路票價及橋樑隧道收費。長島鐵路(Long Island Rail Road)及都會北鐵路(Metro-North)的周票及月票的價格將上漲最多4.4%,其他票價漲幅最高8%。部分橋樑及隧道通行費將上漲約7.5%,例如皇后區至中城隧道(Queens-Midtown Tunnel)通行費將從6.94元升至7.46元。

為節省成本,MTA改變都會北鐵路及長島鐵路乘客使用車票方式。自明年1月起,乘客無需在登車後啟用數位車票,而實體及數位單程票在購買後4小時後失效,先前車票有效期為兩個月或更長。

票價上調是MTA鞏固其約200億元年度運營預算的一部分,用於支付員工薪資福利、公共事業費用及借款成本。

乘客聯盟組織(Riders Alliance)發言人珀爾曼(Danny Pearlstein)表示,「票價每年為公共交通服務籌集數十億元,數百萬人每天依賴這些服務,沒有這筆收入,紐約無法正常運作。」

然而,票價上調正值紐約市生活成本成為激烈的市長競選核心議題之際。民主黨市長提名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以可負擔性為競選焦點,承諾為MTA巴士服務提高車速,這些巴士主要服務年長及低收入居民,但其車速卻是全美大城市中最慢之一,並計劃免費巴士服務。但是,免費巴士將令MTA損失每年逾8億元收入,而在特朗普政府領導下,聯邦對州的資助尚不明朗。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