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雨|未「超前部署」惹議 天文台:電腦及AI預報模式仍有待改進 科研需投放更多資源

天文台於周二(7月29日)早上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眾多打工仔上班時十分狼狽,有網民質疑政府為何未有「超前部署」。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日前指,香港有一套很完整的方法應對極端天氣,行之有效,當香港有特別的極端天氣,或會造成廣泛和嚴重性的破壞時,當局才會召開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作部署。

天文台:現今科技預測暴雨仍有限制

天文台亦發表網誌解畫,稱現時電腦預報模式及人工智能(AI)預報模式,對掌握強對流天氣及大雨發生的準確時間與地點仍有待改進;而「臨近預報系統」對預測這一類「本地發展」的暴雨上,在現今科技下仍有限制,需在科研上投放更多的資源及努力。

天文台指,剛過去的周二(29日)早上,與一道廣闊低壓槽相關的大驟雨為本港多處地區帶來超過70毫米雨量,而港島東部、西貢區及南丫島的雨量更超過200毫米。當中南丫島、東區及南區更曾錄得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

天文台於周二(7月29日)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資料圖片
天文台於周二(7月29日)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資料圖片

 

眾多「打工仔」上班措手不及、狼狽不堪。資料圖片
眾多「打工仔」上班措手不及、狼狽不堪。資料圖片

 

黑雨令眾多「打工仔」上班措手不及、狼狽不堪。資料圖片
黑雨令眾多「打工仔」上班措手不及、狼狽不堪。資料圖片

 

7月29日上午9時的雷達圖像(左圖)顯示雨區在本港上空迅速發展。右圖顯示雷達沿A點至B點的垂直剖面圖,顯示雷雨區當中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右圖箭嘴)。天文台網站擷圖
7月29日上午9時的雷達圖像(左圖)顯示雨區在本港上空迅速發展。右圖顯示雷達沿A點至B點的垂直剖面圖,顯示雷雨區當中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右圖箭嘴)。天文台網站擷圖

 

7月28日的電腦模式預計7月29日珠江口一帶的全日雨量圖。天文台網站擷圖
7月28日的電腦模式預計7月29日珠江口一帶的全日雨量圖。天文台網站擷圖

 

7月29日的全港雨量分布圖。天文台網站擷圖
7月29日的全港雨量分布圖。天文台網站擷圖

 

天文台指,雖然預料周二本港會受廣闊低壓槽影響,天氣不穩定,而大氣條件亦有利強對流的發展,但最終會否出現大雨非常取決於屆時大氣低層的輻合區及高層輻散區的確實位置。參考表現較穩定的電腦預報模式及人工智能預報模式於周一均預測周二強對流發展主要集中在本港以南,而參考以往類似天氣形勢的個案亦沒有顯示周二的降雨可達到大雨的水平。有鑑於降雨的大隨機性,預報員仍需根據實測天氣數據作出分析評估。

根據周二早上的雷達圖像,對流發展比電腦預報模式的預測更為接近香港。在西南風提供充沛水汽及本地有強烈上升氣流的背景下,雷雨區在本港上空迅速發展並持續影響該區,最終帶來了本年的第一個黑色暴雨。

相關新聞:黑雨|政府未「超前部署」受質疑 陳國基解畫:機制有效 暴雨難測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