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鐵路接166億大單股價跑輸大盤 大成齊增持寶盈減持公募現分歧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8月1日,廣深鐵路(601333.SH)以2.97元平開,截至上午收盤,均在2分錢區間窄幅震蕩。從7月月度漲幅看,滬綜指為3.74%,該股為2.77%。拉長到前七個月看,滬綜指漲6.41%,該股跌13.41%。

僅管市場表現跑輸大盤,但7月26日,廣深鐵路公告稱,廣深鐵路與廣州市政府、廣鐵集團就廣州東站改造工程簽訂《廣州東站改造項目合作協議》(下文簡稱協議)。公告後首個交易日,廣深鐵路(601333.SH)最高價達3.18元,當日振幅4.59%;廣深鐵路股份(525)股價一度漲超9%。

《協議》中提到,本次廣州東站將按照「地上+地下貫通」、「14台24線」的規模改造,目的是將廣汕鐵路、贛深高鐵、廣珠澳高鐵、廣深高鐵新通道等引入廣州中心城區,其中項目投資約144.32億元,還建補償投資約22.28億元,總投資達166.6億元。

2024年,廣深鐵路營業收入為270.9億元,實現凈利潤10.6億元。換而言之,此次的投資數額超過去年廣深鐵路總收入的60%。如此巨大的一筆投資,工程將分幾期開展?每期是否有預期完成節點?就這個問題,記者數次致電廣深鐵路咨詢相關情況,電話均未被接聽。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1日,6個月以內共有7家機構對廣深鐵路的2025年度業績作出預測;預測2025年-2027年每股收益均值分別為0.154元,,對應三年的凈利潤均值分別為11.02億元。

《協議》中提到,廣州市政府、廣鐵集團、廣深鐵路三方將共同組建廣州東站改造項目公司,各自持股比例約為38.65%、22.7%、38.65%(最終根據批覆投資確定)。其中,廣深鐵路以改造後仍需保留功能的既有資產規模對應的工程投資約46.02億元、土地費用約6.07億元(以實際評估價為準),共計約52.09億元計算其在項目公司中的股份。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顯示,廣州東站改造後站場規模從7台16線升級為14台24線。其中,地面場南側為廣汕場,規模為4台8線;地面場北側為廣深Ⅲ、Ⅳ線車場,規模為4台6線;地下場為廣深Ⅰ、Ⅱ線車場,規模為6台10線。廣州東站站房將按照站城融合模式改造,與地鐵1號線、3號線、11號線、18號線、公交等城市交通設施有效銜接,打造與城市周邊融合發展的綜合交通樞紐,建築總規模約56萬平方米。

廣州東站的改造不僅與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廣州「高鐵進城」的願景。

《2024年廣州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廣州東站日均旅客發送量5.7萬人次,年旅客發送量約2000萬人次。改造後將大幅提升樞紐能級和旅客服務能力,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超 8000 萬人次的需求。

今年1月,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定調,2025年將開工建設廣州東站改造項目。

6月18日,廣深鐵路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董秘唐向東介紹廣州東站改造進展時表示,該項目雖然面臨繁忙線路原址改造的難度,但公司已進行大量前置工作,目標正逐步接近。

6月27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廣州東站改造及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鐵集團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的消息顯示,項目計劃整體於2030年完成。

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承攬項目的廣深鐵路是目前中國唯一在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上市的鐵路運輸企業,主要業務以經營鐵路客貨運輸為主,兼顧鐵路延伸相關業務,目前正獨立經營深圳—廣州—坪石段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此次廣州東站改造是該公司首個大型樞紐改造案例。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項類似「包工頭」的業務,也是該公司從「資源品」拓寬至「運營商」的關鍵一步。

財報顯示,2024年,廣深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6910.67萬人,同比增長16.51%,完成貨物發送量1409.98萬噸,同比下降12.05%,營收佔比最高的來源為客運收入,佔比40.59%。

值得注意的是,委托運輸服務收入自2024年成為廣深鐵路一項新的主營收入增長點,其收入貢獻由當年6月的 37.43億元猛增至年底的80.23億元;但路網清算及其他運輸服務收入則大幅下降,2023年底的120.93億降至2024年底的46.63億。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證券公司研究機構給予廣深鐵路「買入」或「增持」評級。

7月7日,太平洋證券交運分析師程志峰表示,2025年廣深鐵路短期業績承壓,但隨著運價浮動和廣東省內高鐵線路的改擴建政策,或許帶來長期業績修覆。

7月16日,西南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廣深鐵路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11.6億元、12.4億元。

根據官方網站顯示,廣深鐵路2025年中報將於8月29日披露。上半年經營情況等雖需等到月底才知,但據目前披露的公募基金中報,二季度部分機構持股情況已經出現分歧。

截至6月30日,現有21家機構持有廣深鐵路,共計持股數4.52億股。

在持股數排名前十的機構中,二季度,大成旗下3只基金增持,其中,大成睿享混合A增持498.91萬股至8298.8萬股,大成策略回報混合A增持369.28萬股至5226.45萬股,大成競爭優勢混合A增持472.17萬股至4465.22萬股。三只基金持股對應市值分別為2.4億元、1.51億元、1.29億元。

而寶盈旗下4只基金則都有減倉動作,其中,寶盈品質甄選混合A減持4000萬股至6000萬股,寶盈新價值靈活配置混合A減持200萬股至3500萬股,寶盈增強收益債券A/B減持1150萬股至3250萬股,寶盈優勢產業靈活配置混合A減持300萬股至2500萬股。四只基金持股對應市值分別為1.73億元、1.01億元、9392.5萬元、7225萬元。

東方紅旗下兩只基金各有增減,東方紅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A增持79.58萬股至2404.84萬股,東方紅京東大數據靈活配置混合A減倉93.23萬股至2268.85萬股。兩只基金持股對應市值分別為6949.99萬和6556.98萬。

記者 周昊 實習記者李雨蔚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