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東爆發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白紋伊蚊成為致病源。中山大學團隊正「以蚊治蚊」:一邊釋放經輻照的絕育雄蚊,讓野生雌蚊「絕育」;一邊培育不吸血的華麗巨蚊,讓其幼蟲吞噬白紋伊蚊幼蟲,為阻斷蚊媒傳染病傳播築起科技防線。據報,7月30日已在佛山三水南山鎮展開實戰。
巨蚊幼蟲可吃掉80-100條伊蚊幼蟲
7月30日,在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張東京副教授率領團隊,帶同精心培育的華麗巨蚊幼蟲,來到了這裡。
張東京介紹,此次廣東佛山疫情主要是由白紋伊蚊(花蚊子)傳播。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體型中等,黑色,典型特徵是中胸背部有一白色縱條,足的跗節有基白環,腹部有基白帶,因此整體呈黑白相間。
相關新聞:基孔肯雅熱|佛山五區確診破4000宗 近5000條「滅蚊魚苗」大軍出動







相關新聞:基孔肯雅熱|佛山病例持續上升啟動Ⅲ級響應 美國擬對華發旅遊警告
他們仔細挑選了那些難以清理的蚊蟲滋生地,按照科學的比例,小心翼翼地將華麗巨蚊幼蟲投放進去。這些幼蟲就像訓練有素的特種兵,剛一入水,就迅速開啟了 「捕食模式」。每一次成功捕食,都為減少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出了一份力。
華麗巨蚊的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為食,能成為 「滅蚊神器」。中山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究華麗巨蚊,發現其一條幼蟲一生至少可以吃掉80-100條伊蚊幼蟲,具有良好的防制效果和效率。
釋放絕育雄蚊
張東京表示:「在過去4年,我們一直在廣州老城區小範圍釋放經輻照絕育雄蚊,發現因有絕育雄蚊的存在,釋放區的雌蚊叮咬指數下降了70%-80%。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環保、特異性強的蚊媒防制技術,團隊在2024年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張東京介紹,「過去15年我們團隊一直在開展『以蚊治蚊』,即通過釋放經輻照或沃爾巴克菌的白紋伊蚊絕育雄蚊,與野生雌蚊交配,使其產下的後代無法發育。一次有效的交配可以降低雌蚊一生產下的200-300個後代。我們在控制媒介蚊蟲,實際上就是在控制基孔肯雅熱。」
相關新聞:基孔肯雅熱︱深圳首現案例逐漸逼港 1種病徵最易混淆
根據中山大學蚊子工廠表示,建廠4年來,已累計產出數千萬隻絕育雄蚊,成為環保防控蚊媒傳染病的「超級工廠」。後續釋放行動將根據不同地區疫情態勢陸續展開,希望打造一條「綠色防線」,與南方持續高溫潮濕氣候下的病媒蚊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