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上月底起增設渠道輸入8個指定技術工種專才,包括護士、電梯技術員等,正陸續審批申請。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今日(28日)討論有關事宜。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指,據2024年公佈的「人力推算」,預計未來5年各行各業人力供應仍不敷填補空缺,至2028年香港整體人力短缺將達18萬人,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熟練技術人員」.為應對問題,政府新增渠道容許年輕及具經驗的外來人士申請來港,投身8項人力極短缺的技術工種。
目標吸引專才定居香港 落地生根
何啟明又指,上述安排將試行3年,3年共設有1萬個申請配額,並會在推出1年後進行檢討。他提到,當局的目標是吸引技術專才長遠定居香港發展,若該類專才在香港連續受聘及通常居港連續滿7年,他們可根據香港法例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同時可根據現行受養人政策帶同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有關技術工種專才亦包括電業技術員 、建築信息模擬協調員、資訊科技技術員、海事技術員、飛機維修技術員 、新型工業技術員 。





會上,民建聯顏汶羽關注專才的受養人就業狀態,會否對本港勞動市場帶來衝擊。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趙文軒指,設立受養人政策是希望相關專才能落地生根,認為對於本港人口增長有利,同時能解決生育率低問題,又稱過去調查顯示,20%該類人士的配偶有在香港就業;60%有打算在香港就業。
會與業界溝通研究工資中位數
勞工界周小松指,政府在輸入8個指定技術工種時,參考大專生工資中位數18,500元,質疑有關數字過低,「護士18,000多元點聘請到人?就算是電工亦聘請不了」,查詢政府會否按每個工種制訂不同的工資中位數。趙文軒表示,每個技術工種都會有不同市場工資水平,當局一直與業界溝通,明白業界希望數字上有更清晰的指標,該局和各政策局,以及入境處正商討如何公布工資中位數。
對於政府指清單上的技術工種將至少在未來5年面對嚴重的人手短缺,並且不能通過本地培訓及時補充所需人手,選委界鄧飛關注政府如何判斷不能透過培訓及時補充,認為職專教育課程供應充足。何啟明指,一直希望透過職專教育培訓優先,惟學生人數不足,每年入行人數少於退休人數。
針對外勞居留期問題,何啟明強調技術專才計劃與高才通不同,形容技術專才計劃等同工作簽證,相關人士要有僱主聘請才可來港,而高才通則可先來香港兩年尋找機遇,認為兩者存在根本性不同。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