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心理專家:對情緒病患者要「少啲批評、多啲聆聽」 盡早陪同求醫

荃灣悅來酒店周日(27日)發生4屍倫常命案,疑男死者受情緒病困擾釀成慘劇,惹起社會關注抑鬱及情緒病問題。心理專家認為最重要是對患者「少啲批評、多啲聆聽」及支持,情緒病不會「吽」兩三星期就好,要盡早陪同其求醫。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心理學會候任會長張傳義今(2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從傳媒上得悉的資訊來看,如果案中男死者真的有抑鬱症狀態時,確實可以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災難,或會發生令人遺憾的事件。所以勿小看抑鬱症,因為它會令人產生自殺念頭,及極端思想的情緒狀態。

遇上重大環境改變易「諗埋一邉」

張傳義稱,通常抑鬱症的人對於環境所附加的精神壓力,其反應及處理能力較遜。本身若已有抑鬱症,再加上有重大環境改變等,可以令人更容易「諗埋一邉」,霎時間出現相對極端思想,而這些思想都比較扭曲。他提到有病人可以突然在幾天之內,情緒變得非常差,甚至會有極端想法,例如會覺得無法照顧到家人,不如陪同他們一同「離去」等奇怪念頭。

命案房間的外牆和窗簾布沾有血迹。資料圖片
命案房間的外牆和窗簾布沾有血迹。資料圖片

 

死者墮樓的馬路上,遺下明顯血迹,警方用膠帶圍封現場。資料圖片
死者墮樓的馬路上,遺下明顯血迹,警方用膠帶圍封現場。資料圖片

 

現場為荃華街3號悅來酒店。資料圖片
現場為荃華街3號悅來酒店。資料圖片

 

男子從酒店房跳下。資料圖片
男子從酒店房跳下。資料圖片

 

張傳義認為,情緒病或抑鬱症患者最需要是了解及支持。資料圖片
張傳義認為,情緒病或抑鬱症患者最需要是了解及支持。資料圖片

 

張傳義續稱,若發現身邊人或家人有不對勁,思想、情緒變得激化、缺乏鬥志、異常不穩定及極端時,較好的做法是盡早陪同他們去求醫,如向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求助。

不妨多問兩句了解他們想法

他指出,可以從幾個癥狀觀察家人或身邊人是否患有抑鬱症,包括他們會異常地覺得疲倦、失去對事物的興趣、思想變得負面、不開心、易怒,異常忟憎。若其本身已經有抑鬱症 ,最近開始想交代後事,言語間又透露已購買保險等等,甚至聽到其有輕生念頭時,可多問兩句,「你真係諗住係咁架?」,可能患者或肯透露多些想法,從而可多了解他們的狀態及嚴重情況,及時介入幫助。

萬一患者不肯求醫或情況太糟糕,連人都不想見時,第一件事要確保其身處環境是否安全,再聯繫其家人;假若在極端狀態時, 或需要報警將他送往急診室求醫。

相關新聞: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親友萌輕生念頭點算?精神科醫生教8招Dos&Don’ts 呢啲說話唔講得

採取聆聽方式勿作批評或建議

張傳義又稱,如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或家人有輕生念頭,可以即時致電對方,採取聆聽為主的方式,關心對方發生什麼事 ,但不要給他建議,「少啲批評、多啲聆聽」,然後問清楚其身處地方,提議前往會面,或聯繫其家人,看看是否有人可以面對面接觸,掌握其狀態,安撫情緒,千萬勿再刺激他,批評他。

他續稱,男性通常在求診或者跟別人表達的意願上較低,但不是完全不表達,很多研究都指,他們表達方式與女性不同 ,有時說了多次,發覺沒有人理會 ,又或反應沒預期好,就會傾向收埋自己。雖然有情緒病的比例以女性較多,但男性用致死方式的機率卻較女性為高。

相關新聞:荃灣悅來酒店4屍命案︱學者料情緒病兼移民憂慮壓垮事主 誤當「離開」對小孩最好

擔心事件會觸法患者將念頭付諸行動

張傳義認為,情緒病患者需要的是了解及支持,社會大眾要了解情緒病並不是「吽」兩三星期就會自動康復,亦有人畏疾忌醫。今次事件,他更擔心會令本身有情緒病或抑鬱症的人,有輕生念頭的人更容易行動,所以大眾更加需要關心身邊人的情緒狀態。他提到現時很多地區的健康中心、電話熱線等, 有社工可以提供初步協助。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