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區通用綠色框架淪願望清單?環境局:議員期望「闊過頭」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的願景,以及2035年碳排放減半,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當局正計劃制定《規劃新發展區的通用綠色框架》作為各政策局及部門就規劃新發展區時的指引和參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稱期望今年尾或明年初完成。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28日)討論有關事宜,有議員關注框架有否「牙力」讓政府不同部門落實到位,擔心會變成「願望清單」,局方澄清不會出現有關情況。

選委界陳紹雄詢問,框架有多少「牙力」讓政府不同部門在規劃新發展區時做到到位,以及會否訂立目標,如防洪標準等,認為現時框架像框架看起來像「願望清單(Wish list)」。謝展寰表示,框架和發展局聯合制定,並非環境局的「wish list」。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林達明補充指,有關防洪標準載列渠務署雨水系統排放手冊中,手冊也會持續更新。

當局正計劃制定《規劃新發展區的通用綠色框架》作為各政策局及部門就規劃新發展區時的指引和參考。
當局正計劃制定《規劃新發展區的通用綠色框架》作為各政策局及部門就規劃新發展區時的指引和參考。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稱期望今年尾或明年初完成。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稱期望今年尾或明年初完成。

 

選委界陳紹雄。
選委界陳紹雄。

 

民建聯陳克勤。
民建聯陳克勤。

 

教育界朱國強。
教育界朱國強。

 

選委界陳月明。
選委界陳月明。

 

當局指,政府在過去已就規劃低碳綠色的宜居社區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在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綠色基建等各方面引入了可持續發展及以人為本的策略,以提高效率、節約資源、增加廢物循環再用和綠化面積。民建聯陳克勤詢問政府從中汲取多少經驗,以及如何讓發展商配合政府進行綠色減碳工作,舉例指提供稅務優惠、放寬地積比率等。

謝展寰回應指,很多上市公司都會進行減碳,因對公司形象、融資、借貸等都有好處。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亦表示,制定綠色框架時會研究是否設立適當指標,如政府建築物中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節能建築管理系統、廣泛使用電動車等。

謝展寰:框架非包羅萬有

謝展寰又表示,議員對規劃新發展區通用式框架的理解和期望「闊過頭」,指有很多議員詢問框架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無廢灣區,但框架主要針對在規劃新發展區時,如何做好綠色發展、抗禦力的新發展區,強調框架本身非「包羅萬有」。

教育界朱國強表示,目前發展規劃上,各界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的認知不足,很多時出現「先破壞後發展」的情況,詢問當局會否設立專責中心,做好培訓和監督作用。謝展寰表示,框架鼓勵部門發展時,盡量使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選委界陳月明表示,上星期韋帕經過香港,新田科技城範圍內現有的鄉村,再次出現嚴重水浸,希望框架可考慮北部都會區。林達明稱新發展區會有相應設施,如蓄洪池等,以及會有海綿城市的設施。

記者:曾卓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