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雨/世紀暴雨/水浸/同你講故】在全球氣候暖化下,近年極端天氣頻仍,雨災、風災等在各地不時出現。本港歷史上亦曾發生多宗因特大暴雨造成的嚴重雨災,包括1889年的世紀大暴雨,1925年的普慶坊山泥傾瀉等,而最令人深刻要數1966年的612雨災、1972年的618雨災,以及2023年遭遇140年來最嚴重的黑雨襲擊,重創黃大仙中心。今期同你講故,與你回顧歷來最嚴重,及最慘烈的雨災。
雨災|有紀錄以來香港曾歷8次「大暴雨」
據天文台資料自1884年以來的一小時雨量記錄,達「大暴雨」級數曾現過8次,其中兩次更屬「特大暴雨」水平。首次「特大暴雨」發生於2008年6月7日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而第2次是2023年9月7日的「世紀黑雨」期間發生。








1889年|世紀大暴雨27人死 創多項最高雨量紀錄
根據天文台資料,1889年的世紀大暴雨,始於5月29日凌晨,雷暴連續不斷地由西南往東北影響香港,在下午2時至3時稍為平靜後,中等強度降雨重臨,並一直持續至午夜。30日凌晨1時至5時又有另一場強烈雷暴,持續至下午較後時間才停止。
這場暴雨至今仍然保持著天文台多項最高雨量紀錄,包括連續3小時、連續4小時、連續24小時雨量、連續兩天至連續七天雨量等。當時天文台的30年 (1884年至1913年) 平均年雨量為2113毫米,這場世紀大暴雨在短短24小時內下了一年總雨量的三之一,達到697.1毫米。這場特大暴雨是香港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暴雨之一,引致多宗水浸和全港數宗不同規模的山泥傾瀉。市內交通、電報通訊和大潭水塘食水供應一度中斷。部分市民不得不使用流入分支渠道和河流的泥水作為供水來源。這次暴雨估計共引致27人死亡,包括6名在山頂被閃電擊斃的工人,另有17人失蹤。






相關新聞:同你講故.多圖│盤點歷史上8個10號風球!邊個最凶猛、破壞力最強?「山竹」塌樹照打工仔最共鳴
1925年|上環普慶坊山泥傾瀉75人亡 單一事故死者最多
上環「普慶坊事件」是香港開埠以來降雨量和死傷人數最嚴重的雨災之一。
據天文台網誌記載,7月14日至17日香港發生連場暴雨,幾日間的總雨量已達404毫米。到了7月17日上午9時,堅道對下賢美里的護土牆發生倒塌,大量山泥湧下普慶坊,沖毀12至16號共7間四層高的住宅,活埋約30戶家庭,共75人喪生。普慶坊山泥傾瀉是至今為止,單一山泥傾瀉中最多人死亡的事件。
由於當時的上環普慶坊是有錢、有地位的華人豪宅區,遇難者中有太平紳士、富商和達官貴人等,事件惹來很大回響,促使當時的政府關注護土牆的安全巡查,亦改善排水系統。





1966年|612暴雨北角成重災區 大量汽車被沖走堆疊
發生於1966年6月12日的「612雨災」,導致64人死亡、48人失蹤、29人受傷,災民人數超過6000人,尤以北角災情最為嚴重。
據天文台紀錄,當年6月華南沿岸持續受低壓槽影響,整個月內一共有29天錄得降雨量,單是該月的雨量便達到962.9毫米,創下6月份最高雨量的紀錄,紀錄直至2008年才被打破。
6月12日清晨6至7時,天文台在1小時內錄得超過108.2毫米的雨量,創下當年6月最高單一小時降雨量。災情以港島區最為嚴重,當天早上7時許,北角明園西街山洪暴發,洪水從山上沿明園西街向下湧向英皇道,把數以十輛停泊在上址的車輛沖走,堆疊在明園西街山腳,洪水直衝英皇道及糖水道,有行人及附近住宅低層居民被捲走。
時任助理教育司羅宗淦在司徒拔道的寓所外遇上泥石流,被塌下的山泥壓死,與其同行的岳母及兩名兒子亦罹難。新界方面,大埔及元朗的農田亦損毀嚴重,根據天文台出版的《歷年天災的回顧》,大埔及元朗分別有95%及35%稻田被水淹死,很多菜田被淹壞,推高糧食價格。













1972年|618雨災史上最多人亡 促成電視直播籌款先河
若論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雨災,非1972年「618雨災」莫屬。當日共有156人死亡,117人受傷,是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崩意外。當年由6月16日起,連日大雨,每日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導致多處水浸,更引發多宗嚴重的山泥傾瀉事故。
6月18日中午12時45分,觀塘秀茂坪曉光街下的一幅斜坡崩塌,大量山泥湧向觀塘翠屏道(俗稱雞寮)山邊的臨時安置區,由於當時是周日,很多居民均在家中,多人走避不及遭活埋。據土力工程拓展署資料顯示,山泥傾瀉共掩埋78間木屋,造成71人死亡及52人受傷。
同日晚上8時55分,港島半山區寶珊道對上一處山坡亦發生山泥傾瀉,干德道一座六層高的樓宇沖塌,洪水及山泥混和樓宇瓦礫,形成泥石流,再衝向位於旭龢道20號一幢12層高的旭龢大廈,全幢大廈應聲倒塌,更波及山坡下一幢新建成而未入伙的景翠園,頂部四層亦被撞毀,造成67人死亡。消防員經過日以繼夜挖掘及搜救,成功救出不少生還者,其中包括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列顯倫。是次雨災,亦開創電視直播籌款的先河。




2008年│大澳變澤國 舊咖啡灣山泥傾瀉兩人死亡
2008年6月7日香港又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大雨及狂風雷暴由凌晨開始,至清晨雨勢最大,天文台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號,歷時4小時20分鐘,在早上8時至9時的一小時內錄得最高每小時145.5毫米雨量,刷新了當時的最高紀錄,全日雨量逾300毫米,市區多處出現水浸。上環永樂街、德輔道西一帶,嚴重水浸,不少海味店內的貨物都被浸壞;大澳更變成一片澤國,暴雨中連接大澳的電話線和供水的食水管遭到損毀,令大澳缺水缺電,而北大嶼山公路更因山洪泥水導致封閉,令大澳突變「孤島」,居民生活大受影響,一度只能靠水路進出。經搶修後,通訊服務暫停半天後已恢復,但食水管未能及時修理好,居民只能取用水務署水船提供的臨時食水。
暴雨亦令市區多條道路水浸,多輛汽車拋錨,導致交通混亂;屯門青山公路舊咖啡灣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導致兩人死亡。當日有39宗山泥傾瀉報告,往來市區及機場陸路交通受阻塞一度中斷,大量航班出現延誤。暴雨期間,超過10人受傷,兩人死亡。




















2023年|黑雨持續16.5小時 黃大仙中心北館商場低層被淹沒
2023年9月8日香港經歷了一場「世紀暴雨」。受到香港以東約400公里登陸的熱帶氣旋「海葵」殘餘低壓槽影響,該場暴雨由7日晚上開始。天文台在9月7日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的1小時內錄得高達158.1毫米雨量,打破了維持了15年,2008年的舊紀錄。9月7日至8日期間,本港多處地區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而港島東區及南區錄得的雨量更超過800毫米,全港有大量山泥傾瀉報告及60宗水浸報告,部分地方一度停電、停水。黑雨警告亦一直維持了16.5個小時,直至翌日下午3時40分才結束,成為香港歷史上生效時間最長的「黑雨」。「世紀暴雨」亦導至最少兩人死亡,超過140人受傷。
暴雨期間,黃大仙龍翔道出現嚴重水浸,水深達車身的一半,黃大仙中心北館商場地下全層遭水淹沒,其中一間食肆僅露出頂部的招牌;筲箕灣耀興道出現嚴重山泥傾瀉;柴灣環翠邨停車場更遭沒頂,多輛汽車遭殃。還有石澳道塌山泥及路陷,唯一的對外道路須全線封閉,引致石澳村、鶴咀村及大浪灣村與外界斷絕接觸,儼如「孤島」,當局一度安排居民由水路離開。港島豪宅紅山半島因山泥傾瀉,被揭發大量獨立屋有僭建及霸佔官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