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推智能購物車Gocart 助超市迎戰國內電商 「成條供應鏈打商戰」

內地電商攻勢加速香港零售行業洗牌,有本地創科公司銳意改寫傳統零售模式應對,研發出智能購物車「Gocart」,未來市民於超市掃貨時,可獲得電商體驗。Gocart代表、慧創科技副總經理楊俊(Alex)表示,智能購物車有能力聯動「成條供應鏈去打呢場商戰」,加快供應商回應消費者需求,以及促進中小品牌銷售額;並指目前與連鎖超市洽談進展良好,期望今年面世。

設平板電腦 行超市引入電商模式

Gocart由本港綜合企業天慧集團旗下慧創科技推動,該款智能購物車設有平板電腦,並配有掃描器,消費者使用Gocart逛超市時可以進行互動,包括深入了解每項產品的資料、瀏覽用戶評價等,並支援自助結帳功能,變相將線上網購模式引入線下購物過程。

AIoT技術推送專屬產品推廣

除此之外,楊俊指出,購物車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技術,透過大數據及AI技術,可配合超市現場感應器,即時分析顧客購物行為,主動推送專屬產品推薦及優惠,「當你行入呢個區域,就會提醒附近有適合你嘅產品同特價。」

智能購物車Gocart旨在透過創新模式,革新零售體驗,將線上購物的個性化體驗帶入實體超市。
智能購物車Gocart旨在透過創新模式,革新零售體驗,將線上購物的個性化體驗帶入實體超市。

 

智能購物車Gocart旨在透過創新模式,革新零售體驗,將線上購物的個性化體驗帶入實體超市。
智能購物車Gocart旨在透過創新模式,革新零售體驗,將線上購物的個性化體驗帶入實體超市。

 

Gocart設有平板電腦,並配有掃描器,可提供產品更多資訊。
Gocart設有平板電腦,並配有掃描器,可提供產品更多資訊。

 

Gocart掃瞄產品後,會提供詳盡資料,亦有用戶評價。
Gocart掃瞄產品後,會提供詳盡資料,亦有用戶評價。

 

Gocart掃瞄產品後,會提供詳盡資料,亦有用戶評價。
Gocart掃瞄產品後,會提供詳盡資料,亦有用戶評價。

 

這款智能購物車是與生產力促進局團隊合作研發,並獲創新科技署資助,現時尚未應用,但已改良至第3代。楊俊透露,推動項目理念是解決目前超市面臨的危機,在過去一年多,藉助集團系內超市「快馬鮮生」的真實場景,不斷進行市場調研及嘗試,發現「個人化」才是最滿足消費者期望的關鍵,最終決定以購物車作解決方案。

逾8成中小供應商願落廣告

他續稱,早前該公司意見調查發現,超過8成中小供應商願意在Gocart投放廣告,他們認為效果較社交媒體更精準,「可以清楚知道顧客拎完貨品有無買到、會唔會再買」,獲得具體轉化銷售的數據,解決目前網上推廣或超市現場宣傳,無法得知成效的痛點。

與連鎖超市接洽反應正面 盼今年面世

Gocart項目已準備好供應市場,楊俊表示,目前多個連鎖超市反應正面,其中與一間超市公司已處於商討細節階段,規模或涉數十至上百架購物車,如過程順利,有望率先在少量分店採用。至於推動銷售的預期成效,他指,單是憑藉科技為一間超市每月開拓新收入「起碼過百萬」,但實際每間超市的營運條件皆不一樣,難一概而論。

楊俊冀用Gocart縮短供應商推產品至消費者反饋的周期,改善線下供應鏈,可與國內電商比拚。
楊俊冀用Gocart縮短供應商推產品至消費者反饋的周期,改善線下供應鏈,可與國內電商比拚。

 

刺激額外銷售 幫助中小牌子

楊俊強調,Gocart並非追求「為科技而科技」,而是希望讓提升供應商及消費者的交易效率,並令超市更具競爭力。他舉例指,一般超市貨架有約67%的SKU(貨品種類)屬於中小型品牌,若透過精準推廣,刺激顧客10%額外消費額,已可以幫助大量中小商戶,「一個人超市購物平均交易大約300元,要你買多兩包薯片唔難,過去困難在點於樣觸發你去買。」

楊俊:香港品牌正在滅絕 聯合供應鏈各環節抗衡

對於香港零售環境,楊俊坦言:「香港品牌正在滅絕,內地一直用『卷』搶佔市場,𠵱家係一場商戰。」他稱,內地電商平台來港發展資源龐大,企業文化更會對業務「迭代」,「唔係『優化』現有框架咁簡單,佢哋係不停突破自己」,傳統零售模式難以匹敵。

有見及此,他認為香港業界應吸取內地優勢,共同為實體零售轉型,而Gocart優勢是即時分析用戶對指定貨品的反應,供應商可短時間內調整SKU,大大縮短更新貨品周期,「一轉變速度,就可以成條供應鏈去打呢場商戰。」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