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3 霍詠強
台灣大罷免上集:勝敗關鍵
7月26日(六)台灣省大罷免進行投及開票。中央選舉委員會6月20日公布首波立委罷免案審議,共有24名國民黨立委,以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成立,將於7月26日(六)投開票。中選會2日再宣布國民黨立法委員馬文君、游顥罷免案成案,將於8月23日(六)投票。
罷免真是為民進黨度身訂造的殺手鐧,也是對選舉民主的鞭撻和制度公義的踐踏。
什麼是罷免?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罷免立委需經過以下三階段:
第一階段:提議連署
提議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並向中選會申請。
第二階段:連署
連署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主管選舉委員會應為罷免案成立之宣告。若連署人數不足,領銜人須於10日內補提,並以一次為限;若屆期人數依然不足,則罷免案不成立。
第三階段:投票
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即為通過。
中國台灣自2016年《選罷法》修法將罷免門檻降低以來,全台共有七次議員層級以上的罷免案。最受注目的,自然是2020年罷免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
而過去7案中,僅有2案的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分別為2021年高雄市議員黃捷和2024年基隆市長謝國樑,前者催票率相差3.4%,後者則為5.2%。不過,兩案遭否決的原因皆是因為同意票數未通過門檻,更加凸顯了「出門投票」的重要性。
成敗關鍵不在於民眾對這位議員的支持,而是動員能力和密集否定程度。
修訂規則時的魔鬼細節:唯一的決定在投票率。
目前這個投票模式是來自2016年的修法內容包含:
• 將提案門檻自原選區選舉人數2%調降為1%
• 連署門檻自13%下調至10%
• 罷免通過從「投票人數超過選舉人總數50%,或是同意票超過有效票數50%」降低至「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超過選舉人數25%」
• 刪除不得有罷免、阻止罷免宣傳活動的限制
過去,除非罷免屬於極度爭議,否則很難成功罷免,哪也讓發起變得同樣困難。
陳柏惟罷免案於2021年7月2日成案,2021年10月23日,該罷免案以超過五成之投票率 26.4% 同意票 vs 24.9% 通過 ,陳柏惟於10月28日正式解職,成為中華民國首位被罷免之立法委員。
但是現在,經過改例加上中委會,就成為民進黨獨霸天下的殺手鐧,不因為犯錯、怠政,而是因為政見和極端情緒。
所以說:民進黨是很善於利用制度陷阱。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