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保險費持續漲 可負擔住房壓力大

近年加州保險市場動盪,對屋主與租戶造成影響之餘,非牟利開發的可負擔房屋更面臨沉重壓力。三藩市非牟利機構聖公會社區服務(Episcopal Community Services)目前營運逾2,000個永久支援房屋單位,保費原已偏高,過去一年卻暴漲84%,前兩年亦分別上升10%和15%,部分物業自負額高達10萬元,令該機構需自行承擔大部分索償費用。

營運總監卡蘭德里奧(Chris Callandrillo)對《三藩市紀事報》表示:「如果我們要繼續營運這些房屋,就必須支付保險費。我們得從其他地方挪出資金,而這個負擔實在沉重。」

類似情況在全州屢見不鮮。非牟利組織Enterprise Community Partners分析加州超過130個由低收入稅額補貼計劃資助的房屋項目發現,2019年至2024年間,每單位年度保費中位數由409元升至989元,增幅達142%。部分開發商在2022至2024年間更經歷高達500%的保費上升。

保費持續飆升,已嚴重影響營運。核桃溪保險公司Heffernan Insurance Brokers高級副總裁科爾曼(Jordann Coleman)指出,平價屋保費一般比同區市價物業高約25%,非牟利開發商無法將保費轉嫁租戶,處境尤為艱難。

希活開發商Eden Housing行政總裁文多里尼(Linda Mandolini)透露,該機構自2018年起保費年年上漲,去年增加28%,今年再升20%。

保險業長期視支援性住房風險較高,特別是住戶曾經無家可歸,容易引發火警或其他事故。但開發商質疑保費與實際損害不成正比,且未反映他們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努力,例如更換電爐、加設保安等。

保單組合也日益複雜。科爾曼表示,以前可由單一保險公司承保整個項目,如今須依賴多達12家公司組成「保險塔」,一層一層分攤風險。某些合約還需額外購買自負額補償保險才能符合要求,行政工作倍增。

Eden Housing規劃中的4,500個單位,包括聖荷西長者屋、列治文健康中心改建項目,以及屋崙解放園區的119個單位,均可能因保費太高、儲備不足而延誤。

若開發商因財務壓力斷供被法拍,項目可能失去低收入用途認證,構成永久性損失。

灣區需在2031年前規劃建成約45萬個新單位,其中40%為低收入或極低收入住戶。開發商促請政府設立保險補助或擴大公平保險計劃(FAIR)。州議會正審議法案 AB1339,要求州保險局調查目前保險市場對可負擔房屋造成的障礙。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