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院裁定市府須擴大住房券計劃

州上訴法院於10日裁定,市長亞當斯政府必須實施多項法律,大幅擴大住房券計劃,亞當斯過去曾因潛在成本增加而反對這些措施。

據《紐約時報》報道,市府去年在住房券上花費超過10億元,幫助數萬低收入紐約人支付租金,避免入住收容所。透過該計劃,租戶把約30%收入用於租金,其餘由市府補貼。但是,住房券也引發亞當斯與市議會之間的爭執,後者於2023年通過一攬子法案擴大計劃。

法案包括一項取消人們需在收容所居住一段時間,才有資格獲得住房券的要求;另一項使收到房東發出租金欠款書面要求的個人,合資格獲得住房券;第三項則提高住房券資格的收入水平。

亞當斯當時否決了法案,稱其成本過高,而且不會真正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原因是紐約市沒有足夠的公寓可租。但市議會推翻了他的否決,而租戶去年起訴強制市府執行這些法律。

雖然下級法院支持亞當斯,但於10日,上訴法院推翻該裁定,並表示政府必須推進住房券擴充計劃。第一步是從州機構臨時及殘障援助辦公室(Office of Temporary and Disability Assistance)獲得變更批准。

租戶維權人士及市議會於10日讚揚法院的裁定。市議會發言人德薩穆爾(Rendy Desamours)表示,「不幸的是,亞當斯政府兩年來阻礙移除住房券計劃的障礙,住房券擴充計劃讓紐約人從收容所轉至永久性住房。」

市府發言人加西亞(Liz Garcia)表示,正審視裁定後的選擇,「增加更多住房券,只會讓人們更難以離開遊民收容所,可負擔住房危機不會透過讓人們競爭不存在的住房來解決。」

令人關注的是,在州上訴法院裁定出爐之際,紐約市租金持續上漲,可租公寓比例處於半世紀最低水平,每晚有大約9萬人留在收容所。

住房券稱為「CityFHEPS」,是紐約市應對可負擔住房危機的關鍵計劃之一。於2024財政年度,近1.4萬戶家庭使用住房券來租賃公寓。

但對市府而言,住房券已變成昂貴負擔,根據非營利財政監督機構公民預算委員會(Citizens Budget Commission),成本從2019財政年度的2500萬元飆升至最近一年的逾11億元。與此同時,市府正在準備應對聯邦資金削減。市官員警告說,特朗普政府削減食物援助的舉措,可能迫使市府從租金援助中轉移資金。此外,特朗普政府還提議削減聯邦住房券計劃「Section 8」,這可能增加紐約人對城市住房券的需求。本報訊

亞當斯曾表示,擴大住房券計劃的成本過高,而且不會真正解決無家可歸問題。 市長辦公室圖片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