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訊
州和地方紀錄顯示,負責清理伊頓和帕利塞茲山火餘燼和殘骸的聯邦承包商將載有石棉的數卡車的廢物不當運至非危險垃圾掩埋場,其中一個填埋場的工人甚至在未佩帶呼吸防護裝置下工作。
《洛杉磯時報》報道,2月28日至3月24日,在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及其主要承包商環境化學公司領導的山火復原工作中,聯邦清理人員從六棟被燒毀房屋中收集殘骸。

2月份,卡拉巴薩斯垃圾掩埋場的抗議者。洛杉磯時報
根據加州緊急服務辦公室和文杜拉縣的報告,在審查強制性石棉檢測前,清理人員將火災殘骸裝上自卸卡車,開往西米谷垃圾掩埋場和回收中心,以及可能開往位在非建制區阿古拉的卡拉巴薩斯垃圾掩埋場和位在洛杉磯秀瑪街區的陽光峽谷垃圾填埋場。
聯邦承包商得知檢測結果顯示火災殘骸中含有石棉。石棉是一種由耐用線狀纖維組成的防火建築材料,吸入後會導致嚴重肺部損傷。
直至4月中旬,該起事件才通報給垃圾掩埋場業者或環境監管機構。
許多南加州居民和環保組織先前早就反對將山火灰燼和殘骸送往當地垃圾掩埋場,這些垃圾掩埋場設計並非用於處理高濃度污染物和潛在危險廢物,公眾擔心鉛和石棉等有毒物質會對垃圾場工人構成風險,甚至以空氣中塵埃形式飄散至附近社區。
拙劣的石棉處理加劇了這些擔憂,也顯示在某些情況下,聯邦承包商未能遵守危險廢棄物處理規程。
截至5月1日,近一百萬噸殘骸已被運往南加州四個垃圾掩埋場。
環境化學公司的一名高管坦承,石棉規程缺失導致2月和3月的不當處置。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根據檢查報告,在石棉廢棄物被運往垃圾掩埋場期間,西米谷垃圾掩埋場工人未戴防護口罩或呼吸器。
專家表示,防護口罩對於保護垃圾掩埋場工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若沒有穿戴適當防護裝備,鑽探石棉等危險廢棄物可能會使他們接觸到有害物質。
陸軍工程兵團官員先前曾承諾,承包商將對石棉進行檢測,並採取措施分類,再運往合適處置地點,例如位於聖蓋博谷、佔地三百畝的阿祖薩土地復墾公司。
戴維斯加大空氣品質研究中心研究員斯帕塔(Nick Spada)從災區中收集數十份灰燼樣本,初步結果發現鉛、砷、鎘和銻含量均超標。
他也正在西米谷垃圾掩埋場附近採集空氣樣本,以確定粉塵污染程度。空氣樣本將有助於確定空氣中金屬的種類和顆粒大小。
斯帕塔坦言,即將公布的研究結果可替社區提供更深入重要見解,幫助更了解持續傾倒山火殘骸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