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公共交通工具不時發生非禮案,引起公眾關注。法律界議員林新強詢問會否考慮在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如港鐵及專營巴士設置男士、女士專用區域或車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經評估後,港鐵認為不適宜在香港鐵路網絡設立專用車廂,亦無計劃在此階段設置專用車廂,不過林新強指目前港鐵推行貓狗同行證,卻拒絕設置專用車廂,稱「做隻貓做隻狗好過做人」。
鄧炳強指,過去5年,刑事罪行條例的猥褻侵犯罪、窺淫及非法拍攝、觀察私密部位的報案宗數,佔所有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案件約7%至21%不等;而2025年首5個月,警方一共接獲141宗相關報案,佔所有在公共交通工具、轉乘處、車站發生的總數約14%。他表示,個案的破案率約有7至8成,定罪率約為6成,平均最高判刑是即時監禁。






港鐵加強宣傳防止非禮 鼓勵乘客勿啞忍
不過他指,男士或女士車廂涉及多項考慮因素,目前香港公共交通工具每日載客量超過1100萬人次,其中港鐵和專營巴士為最主要出行途徑,每日乘客人次分別超過500萬、370萬人次。他表示,港鐵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服務最頻密的鐵路系統,經評估後,港鐵認為不適宜在香港鐵路網絡設立專用車廂,不過港鐵在車站張貼海報,加強宣傳防止非禮罪行,鼓勵乘客不要啞忍,車站職員亦接受適當訓練,協助警方打擊罪行。巴士方面,他指車廂空間有限,設置專用區域會影響巴士載客效率。
林新強詢問會否參考貓狗同行證做法
林新強表示,港鐵擠迫,女士擔心被非禮,男士擔心被誣告非禮,而港鐵願意試行貓狗同行證,但多次拒絕專用車廂,笑言「做隻貓做隻狗好過做人」,詢問政府會否參考貓狗同行證,在部分時間、線路試行專用車廂。
運物局副局長廖振新表示,貓狗同行證並非專用車廂,試行計劃只在輕鐵試行,而個別時段和路線試行專用車廂需考慮實際操作,且港鐵大部分列車車廂屬於開放式設計,在運作上難以控制乘客遵從安排,又強調設立專用車廂,並非世界上主要做法。
他又表示,要思考設置專用車廂對實際的運作影響和成本效益,如有人誤入專用車廂,會增加衝突,影響運作。
記者:曾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