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齊聚劉錦廣場銘記華裔歷史 退休法官伍元天講述「未知與隱藏的故事」

為慶祝美國獨立249周年,同時緬懷並銘記華裔在美國發展時上所做的犧牲與貢獻,在社區多機構的支持與合力舉辦下,首次以「未知與隱藏的故事」為主題的社區活動於5日在劉錦廣場(Kimlau Square)舉行。退休法官伍元天(Randall Eng)與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主席黃建中(Kenneth Wong)作為主講人,與與會民眾分享了各自家庭的移民歷史故事。

伍元天出生於中國廣東,於幼年與父母移民來美,父親曾於二戰中服役於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而伍元天自己除了是紐約州首名亞裔法官外,亦是一名曾為美國而戰的退伍軍人。他的兩個出生於皇后區的妹妹則分別為一名醫生和一名律師。

伍元天在活動中分享了多名在華人歷史上有著深遠意義的先輩的故事。包括作為首名畢業於醫學院的華人並積極為華人權益奔走,但因排華法案而無法成為美國公民且無法獲得紐約醫生牌照,最終於1929年遭遇謀殺的Joseph Chak Thoms;以及紐約州首名華裔律師Thomas H.Lee。而伍元天本人則於1983年成為紐約州首名亞裔法官。

作為在美華人及華人社區發展壯大的親歷者與見證者,伍元天指出,如今的紐約市有著9個華人社區,但一切的起始在於華埠,這個始於19世紀、曾為華人和愛爾蘭人趨之若鶩,如今仍維繫著傳統的華人社區,成為當地華人文化與傳承的底氣。

血脈裡對文化傳承的堅定,令伍元天在過去數十年走遍了各地的唐人街,去尋覓最為純粹的傳統。但最終卻發現,曼哈頓的華埠,已是如今為數不多仍保留著純粹華人傳統的華人社區。而諸如鹽湖市(Salt Lake City)等多地的唐人街,則早已因現代化改建而消失,社區四散。他感恩華埠社區的堅持,令華人的奉獻與歷史不輕易消散,並有處尋覓與緬懷。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伍元天也對政府在數十載後終於認可華裔退伍軍人為國家所做犧牲感到欣慰。同時見證著諸如孟昭文等華裔民選官員愈發在政界展露頭角,他直言為華人社區多年來在此過程中所做的抗爭與爭取感到驕傲。而這份努力將繼續,令華人聲音與權益真正被聽到並肯定。

退伍軍人會主席黃建中則分享了作為曾參與到北美大陸鐵路建設的華工之一的曾曾祖父的故事。

他回憶,當時的許多華工均來自台山。為前往現場需要跋山涉水途徑許多艱難地段,在此期間華工們憑藉著互相幫助與照料停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儘管做出了如此犧牲及貢獻,但隨後華社再遭遇排華法案,許多人被迫離開美國。直至19世紀70年代再重返紐約,安定於華埠,並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令華埠社區一步步擴張與發展,至今日囊括了本曾被劃分隸屬於猶太社區的東百老匯(East Broadway)。

華埠商改區總監陳作舟表示,發起這一活動旨在向世人分享華人社區在曆史中所做出的卻不為主流所重視的犧牲與奉獻,在緬懷這些先輩的同時向他們致以謝意表以敬重,令更多的故事為世人所知曉。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退休法官伍元天(左)與紐約華裔退伍軍人會主席黃建中(右)為當日活動主講。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