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數字教育周2025」啟動禮昨日(30日)於政府總部舉行,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和香港教育城董事局主席李漢祥等主禮。同場教育局宣布由優質教育基金撥備五億元推行的「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首批交付成果共三個項目正式發布。教育城亦在蔡若蓮見證下,分別與一家科技公司及兩個本地科技專業團體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本港數字教育發展。
為配合國家發展數字教育,培育創科人才,行政長官在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有關委員會訂定了推展數字教育的四個重點和方向,包括提升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優化數字教育基建的配套,以及加強與本地、內地及國際創科機構、專上院校及相關界別聯繫,增強協同效應,推動數字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局已開展一系列工作,包括舉行多場持份者交流分享會,以聽取他們對香港學校數字教育發展的意見。委員亦進行學校探訪,以了解學校推行數字教育的最新情況。
蔡若蓮:首屆數字教育周節目豐富
蔡若蓮在「數字教育周2025」啟動禮致辭時表示:「首屆『數字教育周』籌備了豐富的節目,包括每年的學界盛事『學與教博覽2025』,以及『人工智能在語文及不同科目的學與教應用國際高峰會及會後工作坊系列』,讓教師緊貼創新科技及數字教育的發展趨勢,促進專業交流,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作為教育局的緊密合作夥伴,教育城全力推展數字教育,深信教育城將繼續發揮優勢,持續推動人工智能和運算思維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她盼望與大家一起攜手並肩,促進創新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創科人才,助力建設教育強國與科技強國。
設近600個展位 舉辦逾270場主題演講
「學與教博覽2025」將匯聚全球教育科技資源,設近600個展位,並舉辦逾270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及公開示範課,全方位展示最新教學方案與科技趨勢。「AIinLT國際高峰會」則雲集海內外教育專家,透過100場論文發表、教學示範及11場深度工作坊,探討人工智能於各學科的實踐應用,助力師生提升人工智能素養。





李漢祥:塑造香港教育未來重要里程碑
李漢祥表示:「『數字教育周』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塑造香港教育未來的重要里程碑。作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機構,教育城一直致力於推進香港的信息科技教育,為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互動的學習平台,並提供多元化的資源和支援,以提升教學效能、促進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今年博覽新增設中國內地專區、國際展館及創科交流圈,教育城期望能將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圈,進一步擴充至中國內地及海外,為香港教育界呈獻世界各地最新穎和有效的創新教育方案及產品,提升學與教質量。」
優質教育基金撥備五億港元推行「電子學習配套計劃」
同場,教育局宣布由優質教育基金撥備五億港元推行的「電子學習配套計劃」,首批交付成果共三個項目正式發布,有關方案亦會於「學與教博覽2025」中展出供師生親身體驗。該計劃為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學生提供22項創新電子學習方案,其中18項更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其中三位項目負責人為嘉賓簡介項目的功能和願景。
陳黃麗娟:教育界擁抱創新科技時亦要具備善用人工智能素養
語常會主席陳黃麗娟表示:「學生要能有序和適當地善用和控制新科技,而非反被新科技控制,學校與教師的引導扮演着很重要角色。故此,教育界在擁抱創新科技的同時,亦要具備善用人工智能的素養。首屆『人工智能在語文及不同科目的學與教應用國際高峰會及會後工作坊系列』由教育局、語常會、教育城及香港理工大學英文及傳意學系合辦,旨在為教師、研究人員和教育界其他人士提供一個寶貴的實踐平台,讓大家可互相學習,並分享各自在教育領域中運用人工智能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