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銀行贊助LACMA新館完工 董事長吳建民出席預覽盛會

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LACMA)標誌性新館大衛˙格芬畫廊(David Geffen Galleries),6月26日隆重舉辦首場新館預覽獨家招待會。華美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建民(Dominic Ng)作為主要贊助方代表,與LACMA首席執行官Michael Govan、洛杉磯縣第二區參事Holly Mitchell及南加大安納伯格新聞學院院長Willow Bay共同揭開了這座標誌性建築的奇蹟面紗。本次活動象徵著由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得主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設計的文化地標正式進入開放倒計時階段。

Michael Govan介紹,這座橫跨威爾希爾大道(Wilshire Blvd)的懸臂式建築,以110, 000平方英尺的連續展覽空間取代了博物館原有的四棟舊建築。卒姆托的設計採用「建築混凝土」作為核心材料,將結構與美學完美融合。建築團隊通過100多次混凝土澆築試驗,最終呈現出建築師追求的「原始而真實」的灰色質感。展覽層由七個30英尺高的公園層展館支撐,創造了「無柱的開放式空間」,60英尺長的懸臂結構堪稱工程壯舉。建築整體形態靈感源自拉布雷亞瀝青坑的有機造型,流暢曲線與玻璃幕牆相映成趣,將洛杉磯城市景觀轉化為藝術的動態背景。

本次預覽活動標誌着華美銀行藝術交流計劃成立20周年及與LACMA合作的第14年。華美銀行通過新續約的多年合作夥伴關係及1000萬美元捐贈,將博物館戶外廣場命名為華美銀行廣場(East West Bank Commons),這筆資金同時用於加強洛杉磯縣學生的藝術教育普及。

Michael Govan在致辭中表示,華美銀行廣場將成為社區聚集的重要場所,在二層畫廊的庇護下,這裡將舉辦教育項目、公共活動及藝術品展示,真正實現藝術與公眾生活的無縫連接。

吳建民在活動中強調,「華美銀行作為加州最大獨立的商業銀行,始終堅守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的承諾。在過去二十年間,我們通過藝術項目促進跨文化對話,這與銀行服務多元化社區的使命一脈相承。」這一承諾已促成多項重要展覽,包括2019年「物質之魅:中國材料藝術展」及2021年「交流遺產:余德耀基金會中國當代藝術」等。

吳建民表示,「我們多元化的資產負債表、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讓我們能夠在任何經濟環境下持續支持文化藝術事業。」

當晚招待會在可容納500人的華美銀行廣場舉行,200餘位博物館理事、捐助者及文化領袖共同體驗了這場融合建築與音樂的盛宴。美國爵士樂巨匠卡馬西˙華盛頓(Kamasi Washington)帶領「百人樂團」在展廳內呈現沉浸式表演《差異的和聲》,將空曠的畫廊轉化為巨型聲學樂器。本報記者陸新洛杉磯報道

吳建民(右)與Michael Govan(左)活動現場合影。華美銀行提供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