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突然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後,大批受影響的中國學生頓時陷入困境,有人自嘲是「哈佛難民」,有人則立即取消離美航班,希望留在境內靜觀其變,也有人相互分享法律建議,希望能找到自保的方法。
路透社報道,其實在這次變化之前,由於中美兩國緊張關係,加上華府加強審查中國學生,赴美的中國學生人數已從2019年高峰時的大約37萬人,下跌至去年的27.7萬人。哈佛表示,截至2024/25學年,中國學生仍在留學生當中佔比20%。
哈佛遭受白宮最新懲罰後,一名就讀於甘迺迪政府學院的(Harvard Kennedy School)華裔女生在社交媒體小紅書發帖,形容自己是「哈佛難民」,又表示老師已向中國學生發出電子郵件,解釋校方正積極準備在未來72小時內回應,並計劃與聯邦政府談判。可是相隔不久後,這條帖文已在小紅書被刪。
另一名只透露自己姓張的物理學博士生表示,相較於其他族裔,華人更容易成為聯邦政府的打擊目標,已有朋友建議,「如果事態升級,就盡量不要留在現在的住處,因為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的執法人員可能從公寓抓人」。這名24歲學生又形容,許多中國同胞正為簽證狀況和實習前景擔憂不已,但也有人相信校方能夠勝利。
21歲的公共衛生碩士生張凱琪(Zhang Kaiqi,音譯)則說,自己本已收拾行李,準備23日搭機返回中國,但收到最新消息後緊急取消了形成,避免離境之後出現變化。他又表示,原本有美國的民間機構安排他到中國實習,現在正為被迫放棄機會而「感到悲傷和惱火」,一度曾希望只是「假新聞」。這名碩士生還說,原本暑假會在校內擔任研究助理的中國學生最憂慮,擔心研究工作泡湯會繼而影響簽證,或者不利他們未來報讀博士課程。
另外兩名中國學生表示,已有人組成WhatsApp通信群組,不少留學生彼此分享法律建議。聊天記錄顯示,已有律師建議學生不要出國,甚至避免乘坐內陸航班,而應耐心等待學校的官方公告。
對於尚未入讀哈佛的人來說,一名姓趙的華裔女生表示,原定稍後開始在哈佛的碩士計劃,最新發展已經打亂安排,但她會繼續留在美國,假設政府延續對哈佛的禁令,她會延遲入學或轉往其他大學。
在廣州執業的留學顧問埃貝爾(Pippa Ebel)表示,雖然這次命令不影響全美所有院校,但已經導致潛在留學生警惕,或許選擇其他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