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總商會/陳瑞娟/林健鋒/訪美】中美角力持續,但本港股市逐步收復失地、各項經濟數據反映正面,被問到關稅戰最差的時候是否已經過去,總商會主席陳瑞娟今日(23日)坦言很難說,亦沒有水晶球,不知90天後會有哪些刺激性的政策出來,會靜觀其變,強調局勢仍在發展中。至於早前取消訪美行程,她指有機會於今年第四季再度出發。
香港面對地緣政治不穩及經濟挑戰 仍展現卓越適應能力
總商會舉辦周年會員大會,主席陳瑞娟回顧過去一年時表示,全球局勢變化迅速,香港面對地緣政治不穩定及經濟挑戰,但仍然展現出卓越的適應能力,憑著「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既能與內地緊密連接,亦能與國際市場接軌,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





她續稱,盡管全球面臨挑戰,香港經濟保持穩健發展,包括去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達到2.5%,展現很穩定的復蘇趨勢;貨物出口總額同比上升8.7%,凸顯香港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外來投資突破670億元,增長近一成,顯示市場對香港長遠發展的信心。
她又稱,香港IPO市場去年排名全球第4,新集資總額超過800億元,而至近日寧德時代在港上市,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交易,香港排名已晉升至全球第2位,展現香港資本市場的韌性。她指在動盪環境下成功的關鍵在於「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社會必須靈活應變,才能掌握機遇及持續發展。
林健鋒: 今次危機為香港帶來新商機 不信美國買家不再買內地貨
總商會立法會代表、經民聯林健鋒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有90天的紓緩期,很多港商可以將貨物出口,更出現爭奪貨櫃箱情況,認為今次危機為香港各界,包括出口及製造業帶來新的商機,不相信美國買家不會再買內地貨,接下來要「求變」、「識變」,更透露近來多了美國買家聯絡港商,看如何將內地生產的貨運,部分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地方,強調縱然中美關稅戰降溫一些,全球經濟環境變幻漠測,「今日唔知聽日事」,希望銀行界可多支持企業。
針對近日不少企業裁員,甚至結業,林健鋒認為香港正處於轉型期,相關裁員都不是真裁員,而是企業進行優化,利用更多新科技簡化公司運作,以及調整員工的工種,相信接下來都會有相關情況,「事事做快了,就會有更多生意來,人手就會有不足,香港失業率仍然處理低水平」,若調整得宜會增加香港的競爭力。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