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或彰顯黑社會勢力屬違法 大律師:市民入群積極參與 或干犯《社團條例》

社交群組公然分享黑社會活動,群組名稱更列明多個黑幫名稱,有大律師指出,吹噓、宣揚或彰顯黑社會勢力均可能構成犯罪,當中一則「選老坐」的帖文有彰顯及吹噓黑社會地下架構之嫌,若社交平台真是為了宣傳黑社會,市民卻加入群組並積極參與,亦可能干犯《社團條例》相關罪行。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開設社交平台公開分享黑社會資訊是否犯法,需要深入調查其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和目的,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社團條例》當中以黑社會成員身份行事的相關罪行涵蓋範圍廣泛,例如吹噓、宣揚或彰顯黑社會勢力,甚至看似批評某社團、實質間接提升其他社團聲勢的行為,均可能構成犯罪。

陸偉雄提及其中一名網民發布「選老坐」的帖文,指有彰顯及吹噓黑社會地下架構之嫌,認為當中有機會干犯以黑社會成員身份行事的相關罪行,「有一定危險,大家都知『老坐』即係『坐館』,呢個行為就好似吹噓緊黑社會地下秩序、架構。」他補充,即使利用隱晦字眼作宣傳,警方有「三合會專家」專門解讀,相信仍然可以入罪。

手機內截圖顯示黑社會分子用社交通訊軟件將青少年「踢入會」。 資料圖片
手機內截圖顯示黑社會分子用社交通訊軟件將青少年「踢入會」。 資料圖片
警方於2021年破獲黑幫「踢人入會」案件,案情指有黑道人士將青少年的手機號碼加入WhatsApp群組,留言指青少年已經加入「社團」。
警方於2021年破獲黑幫「踢人入會」案件,案情指有黑道人士將青少年的手機號碼加入WhatsApp群組,留言指青少年已經加入「社團」。
 警方揭發黑幫利用手機通訊群組「派單」予青少年淋紅油協助追債。 資料圖片
警方揭發黑幫利用手機通訊群組「派單」予青少年淋紅油協助追債。 資料圖片
警方於前年2月破獲以外賣平台「派單」方式招攬青少年「兼職」淋紅油,並檢獲寫上「欠債還錢」字條等證物。 資料圖片
警方於前年2月破獲以外賣平台「派單」方式招攬青少年「兼職」淋紅油,並檢獲寫上「欠債還錢」字條等證物。 資料圖片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吹噓、宣揚或彰顯黑社會勢力,甚至看似批評某社團、實質間接提升其他社團聲勢的行為,均可能構成犯罪。 資料圖片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吹噓、宣揚或彰顯黑社會勢力,甚至看似批評某社團、實質間接提升其他社團聲勢的行為,均可能構成犯罪。 資料圖片

社交群組亦有不少追債帖文,會將當事人的樣貌、姓名等資料發布。陸偉雄強調,如未經當事人同意將其個人資料包括樣貌、姓名、身份證號碼或住址等公開,即俗稱「起底」,相關行為違反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如當中涉及恐嚇手段而令人害怕,亦可能構成「刑事恐嚇」罪行。

陸偉雄提醒,市民不應貿然加入這些社交平台甚至發布帖文,若社交平台真是為黑社會「暗渡陳倉」進行宣傳,市民又積極參與,即有機會干犯《社團條例》的相關罪行。

翻查資料,近年除了有分享「江湖」資訊的社交群組,黑幫亦「與時並進」,不時利用社交通訊軟件作奸犯科,例如4年前有黑道人士將青少年的手機號碼加入WhatsApp群組,留言指青少年已經加入「社團」,警方接獲「踢人入會」舉報後拘捕13人;有黑幫為招攬青少年「兼職」淋紅油協助追債,亦利用手機通訊群組「派單」,讓青少年按個人時間和意願「接單」,警方接報後拘捕4名少年。

警方於2021年6月接獲舉報,指有青少年受自稱三合會成員的陌生人滋擾,其手機號碼更被加至通訊軟件WhatsApp群組,聲稱「你已成為XX社團成員,今後有事可以找『大佬』幫忙」等;警方經深入調查後,翌月14至18日拘捕13人,年齡介乎13至23歲,分涉「自稱三合會成員」及「煽惑他人成為非法社團成員」等罪名。

另外,警方秀茂坪特遣隊人員於前年2月1日下午,在區內一個私人屋苑外截獲2名14歲男童,在他們身上搜出紅油及收數紙等非法收數工具,兩人涉嫌「管有任何物品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被捕。警方經調查後,翌日凌晨再拘捕16歲及17歲少年,涉嫌「串謀刑事毀壞」。

警方指,其中3名被捕人有三合會背景,互相認識,疑為犯罪集團骨幹成員。集團以外賣平台「派單」方式,在不同電話通訊群組中分派任務,再由成員按意願「接單」,以獲取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報酬,至於涉案的通訊群組共有約10名成員。 突發行動組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