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德國、波蘭與英國的領導人日前聯合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試圖推動俄烏30天停火協議。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表示,德國將持續支持烏克蘭,但未來將減少公開對烏軍援的相關訊息。
德國總理默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施紀賢日前搭乘前往烏克蘭的列車,翌日於基輔與波蘭總理會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據德媒披露,這場「夜間列車外交」由默茨主動策劃,他約一周前提出聯合訪烏構想,英法領袖起初持保留態度,直到出發前才陸續點頭同意。據德國RTL電視台綜合報道,默茨提到,德國將持續支持烏克蘭,但在他的領導下,未來有關武器交付、口徑、武器系統等問題的爭論,將不會再受到公諸於眾。默茨強調,對烏軍援議題雖然還是具有公共關注價值,但出於行動安全的考量,現在保密需求已高過公開透明,未來所有關於軍事援助的類型和數量等決策,仍會在聯邦內閣內部討論做決定,並與國際夥伴密切協商。針對外界關注德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Taurus)遠程巡弋導彈的猜測,默茨並沒有證實或否認。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德國將減少公布關於向烏克蘭交付武器的訊息,以實現所謂的「戰略模糊」。據瞭解,德國是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最多的歐洲國家。分析認為,默茨此番最新表態釋放了重要信號,說明德國將提供更多、更先進、更敏感的武器裝備:首先,德國提供的坦克、火砲和大口徑砲彈的數量會大幅增加;其次,利用秘密生產和秘密交付的方式,讓外界難以估算德國政府為此付出的成本,減少德國內輿論壓力。
分析指出,即便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情況秘而不宣,俄羅斯也會借助情報手段以及戰場訊息回饋,洞悉德國軍事援助的變化動態,並據此採取相應的應對與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