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重公義 灣區信眾寄望甚殷

圖為教徒8日在紐約市聖派翠克大教堂參加彌撒。美聯社

梵蒂岡選出新教宗良十四世,引發灣區廣泛迴響。身為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的當選不僅被視為歷史性突破,也令灣區信徒對未來教會在社會正義、移民權益與全球氣候等議題上的立場有所關注與期盼。

新教宗良十四世原名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1955年生於伊利諾伊州,晉鐸後在秘魯服務多年,並在修會內承擔管理職責。2023年1月,他蒙教宗方濟各徵召,到羅馬擔任聖座主教部部長,同年9月擢升樞機。如今他接替教宗方濟各,外界普遍預期他將延續前任在改革、包容與全球議題上的方向。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三藩市聖母升天主教座堂當日聚集不少前來參與彌撒的教友。現旅居衣索比亞的Fi Sansom說,良十四世是「極佳的選擇」,希望他能追隨方濟各推動正義與包容。三藩市總主教郭德麟(Archbishop Salvatore J. Cordileone)發聲明祝賀良十四世當選,並祈願他能在分裂的世界中成為和平與希望的象徵。

聖史提芬堂(St. Stephen’s Church)駐堂神父、同時兼任三藩市州立大學校園牧靈事務主任的利利達爾神父(Father Michael Liliedahl),對教宗選舉結果感到意外,「我從未想過自己有生之年會見證一位美國教宗」。他指出,良十四世雖出身芝加哥,但長期在秘魯小村任牧職,這段經歷「顯然深深影響了他」。神父提到,教宗甫當選即強調和平,象徵其牧職將延續方濟各強調關懷家庭、世界和平與人性尊嚴的方向。

在屋崙,從波特蘭回到家鄉探望父母的白克文(Keith Bachman),早上在美麗湖附近散步時得知選出新教宗的消息,特意前往屋崙大教堂。他說:「我們當今社會需要堅持公義與平等的人物。希望方濟各發起的社會正義運動可以延續。」

據NBC灣區電視台報道,聖荷西瓜達盧佩聖母教堂母親節前夕聚會期間,信徒表達對新教宗的肯定與祝賀,期望他持續關懷女性與移民族群。

除教會界外,政界亦有所表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普洛西是天主教徒。她表示,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令人想起良十三世發表的《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是對勞工階級的祝福」。她也重申教宗方濟各於復活節講道所言:「上主愛所有人,邪惡終將不敵。」

加州州長紐森身為天主教徒,亦發聲明表達祝賀,表示期盼新教宗能激勵信眾踐行教會的核心精神:「他在首次講話中提醒我們:上主愛每一個人。我們相信他將引領我們實踐教會最珍貴的教導——尊重人性尊嚴、關懷貧困者,以及為眾人謀求共同福祉。」

前總統奧巴馬亦於社交媒體發文祝賀,形容這是「美國歷史性的一天」,並稱會為教宗在領導教會、促進世界和平的使命中祈禱。

《紀事報》指出,當選教宗前,普雷沃斯特一向無懼挑戰權勢,今年2月,他曾兩度公開反駁副總統萬斯的「本國優先」觀點。萬斯身為天主教徒,主張將本國利益置於優先是正當且自然的「愛的秩序」(ordo amoris):「你應該先愛家人,然後是鄰居、社區,再來是你本國的同胞,其後才是世界上其他人。」普雷沃斯特2月3日發文駁斥:「萬斯是錯的。耶穌沒有要我們把愛分等級。」2月12日又引述前任教宗書信指出,基督徒的愛不該是層層擴張的利益次序,而是開放、平等的胸懷。

聖荷西教區主教康圖(Bishop Oscar Cantu)接受《聖荷西信使報》訪問時指出,「教宗其中一個稱號是『橋樑的建造者』(Pontifex),字面上就是搭橋之人。考慮到他過往的歷練與背景,我相信他將成為真正的橋樑建設者,特別是在南北半球之間,因為他曾在兩地生活,對雙方都十分熟悉。」他補充,良十四世長期在秘魯進行牧靈工作,對拉丁美洲文化與全球議題具深刻理解,「他知識豐富,深諳各地壓力點、文化脈絡與主要議題。」▍本報綜合報道 ▍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