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保險勢全線漲價

隨著針對進口汽車與零部件而設的新一輪關稅正式生效,將導致汽車零售、維修和保險的費用全線上漲。美聯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特朗普政府針對進口汽車與零部件而設的新一輪關稅開始生效,預料將會顛覆整個行業和市場。分析表示,全美每年生產、組裝的1000萬輛汽車中,毫無例外全部都有使用進口零件,關稅會令業界每年增加數百億元成本,轉嫁後將導致汽車零售、維修和保險的費用全線上漲。

綜合CNN及《紐約時報》報道,華府從4月初開始,已向整台進口的汽車徵收25%關稅,這次更會從3日美東時間0時01分起,向大部分進口零部件加徵25%關稅。雖然總統特朗普頒布了若干措施,減少本土製造商的影響,但分析表示效果有限,理由是按照條文,汽車只有85%以上的零部件來自本土才可豁免,符合這個條件的少之又少。政府估計,即使在美國組裝的汽車,引擎、電池、變速箱等零部件往往都來自海外,在整台汽車的佔比超過50%。

由於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簽有《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因此來自另外兩個國家的零部件也可豁免,但前提是工人每小時時薪需在16美元以上。外界計算後發現,加國去年向美輸入192元汽車零部件,當中大部分相信可免關稅,但墨國雖然輸美的零部件總值825億元,但符合時薪要求的比例較低,未必能逃過關稅。

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對本土業者提供稅務抵免,首年退還的零件關稅相當於汽車價格的3.75%、翌年比例降至2.5%。媒體估計,即使扣除這部分之後,關稅仍會讓每輛汽車的成本增加4000元。

分析也相信,在汽車關稅和中國關稅的雙重衝擊下,整個汽車行業需要額外承擔400億元成本。

外界預料,個別品牌在這次關稅中尤其會承受較大衝擊,例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雪佛蘭(Chevrolets)、凱迪拉克(Cadillacs)雖在本土組裝,但高度依賴外國零部件;富豪(Volvo)雖在南卡設有廠房,但大多數零件來自中國;電動車品牌Rivian固然在伊利諾州設廠,但電池來自中國和韓國。

通用汽車的行政總裁博拉(Mary Barra)1日曾表示,公司預料今年會因關稅損失40億至50億元。其他主要生產商福特(Ford)、現代(Hyundai)和大眾(Volkswagen)均稱,由於庫存仍然充足,相信幾個月內不會漲價,但長遠只能將成本轉給消費者。

市場研究機構Cox Automotive的首席經濟師斯莫克(Jonathan Smoke)形容,零部件關稅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大於汽車關稅,除了新車之外,還會牽涉維修、保養、保險等其他層面,車主和從業人員都需有心理準備。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