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與香港通關兩年多,內地訪客除愛到港買保險外,也愛到港開立銀行戶口。綜合多間本港主要銀行數據顯示,內地客來港開戶熱潮有增無減,去年部分銀行跨境客戶新開戶數目介乎6成至約1倍不等,今年首季增長勢頭亦見持續。一位來港開戶的內地訪客明言,由於人民幣貶值,故想來港開戶買理財產品及投資股票,作保值和增值之用。
資產要求由0至150萬不等
本報記者實測及內地社交平台資訊,發現不同銀行、甚至具體到某銀行不同分行,開立銀行卡要求都有差異。記者實測多間銀行分行,發現有銀行對內地客開卡要求明顯更為寬鬆,不會給客戶設定嚴格卡內資產要求。例如,滙豐香港某分行表示,無論存入多少現金都能激活卡,不設下限,部分則要求存入至少100元;而恒生、中銀香港多間分行要求存入1,000元來激活銀行卡。
較嚴格如中信銀行(國際)某分行,要求在開卡後,在人民幣、美元和港元帳戶各存1,000元,而且若未來沒有存入上萬元資金進行投資理財交易,可能會有帳戶被取消的風險。花旗銀行更有分行員工表示,內地人開戶最低存入150萬元資金,並持續在帳戶中維持該餘額。
一般需交基礎「三件套」
開卡文件方面,一般而言,內地訪客開辦香港銀行戶口需提交基礎的「三件套」:身份證、港澳通行證、通關小票(內地人過關時入境處發放的憑證),附加條件還有投資證明、銀行結單、住址證明等。不過,較為寬鬆的銀行如滙豐香港某分行,即使沒有通關小票、在內地沒有穩定收入來源,但內地銀行戶口內有10萬元人民幣以上存款,亦能成功開戶。
此外,恒生銀行某分行,對住址證明和工作證明要求亦相對寬鬆,若內地身份證地址能作為住址證明,則毋須額外提供水電帳單等作為住址證明,並且並未要求查看內地銀行結單和社保訊息。至於中銀香港多間分行相對較嚴格,要求一定要出示通關小票。
內地人才湧港增開戶需求
一位來港開戶的內地訪客表示,來港開戶旨在保值和投資,「人民幣一直貶值,故想把一部分資產置換成港元或美元,存放在香港銀行,購買更高息產品,同時開立一個股票帳戶,投資港股或者美股。」出於擔憂開立銀行卡會受阻,該人士已提前聯繫好有熟悉人士所在的銀行,還計劃順便購買一份保險用以保值增值。
對於內地人開戶持續火熱現象,資深經濟學家林樵基解釋,在人民幣走弱的大趨勢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樣化金融產品,便利內地人投資環球金融資產,分散風險。他指高才通計劃吸引來港的內地人才不斷增加,亦帶來了開戶需求。隨着世界局勢動盪,加上不斷有內地人才來港,預料有關開戶需求將持續穩定增長。
中銀跨境客首季開戶增1倍
記者亦向多間銀行查詢內地新客數據,發現跨境客新開戶數量持續增加。當中,中銀繼去年跨境客戶新開立帳戶按年升近7成後,今年首季按年再增1倍;恒生內地客新開戶數目按年大增81%;滙豐自2023年全通關以來,每月平均新開戶人數一直高於疫情前水平,去年新增80萬新客中,三分二來自內地。同年,東亞內地跨境客數目增60%;華僑香港同類客接近翻倍。
星展香港區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規劃兼客戶策略及產業生態系統主管關家敏則表示,該行去年內地客戶開戶量增近7成,今年首2個月內地客開戶量維持去年增幅。工銀亞洲則指內地客來港開戶需求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