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打擊生育旅遊/為所有人贏得美國出生公民權的是這位華裔

1894年黃金德的宣誓證詞。維基百科

三藩市市長羅偉(左)宣布2025年3月28日為「黃金德日」,並向黃金德曾孫Norman Wong及家人頒贈賀狀。記者黃偉江攝

美籍華裔黃金德(Wong Kim Ark)於1898年在美國最高法院的勝訴,確立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的原則,成為美國憲政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近年來,這項原則再次成為政治與法律爭議的焦點。
黃金德於1873年出生於美國三藩市,父母為中國籍移民。1895年,他在返回美國時被拒絕入境,理由是他不是美國公民。他提起訴訟,最終在1898年獲得勝訴。最高法院裁定,根據第十四修正案,凡在美國出生且「受其管轄」的人,皆為美國公民。此案確立了「屬地主義」(jus soli)的原則,即出生地決定國籍,並排除了外交人員子女等特例。
2025年1月20日,時任總統特朗普簽署第14160號行政命令,試圖取消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權。該命令主張,父母皆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兒童,不應自動獲得公民身份。此舉立即引發多起訴訟。來自22個州的民主黨籍檢察長聯合提起訴訟,成功阻止該行政命令的實施。
事實上,美國各地社區在此特別時刻也重新探索黃金德案的時代意義。2025年春,三藩市華埠及洛杉磯華美博物館分別舉辦活動,紀念黃金德案127週年。三藩市市長羅偉在黃金德出生地舉行的紀念儀式上,宣佈2025年3月28日為「黃金德日」,並向黃金德的曾孫Norman Wong及其家人頒賀狀。羅偉表示:「127年前,黃金德勇敢站出來,打贏這場官司,確立了出生公民權。今天,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他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黃金德案確立的出生公民權原則,至今仍是美國憲法的重要基石。然而,隨著政治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該原則面臨新的挑戰。目前,相關訴訟仍在進行中,最高法院預計將於2025年5月15日聽取口頭辯論,最終裁決將對美國的公民權政策產生深遠影響。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