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再度緊張

印度和巴基斯坦週四取消了對方國家公民的簽證,伊斯蘭堡警告新德里中止水資源共享條約,此前印度指責巴基斯坦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致命襲擊,造成 26 人死亡。

印度當局表示,從週日起,所有簽發給巴基斯坦國民的簽證都將被吊銷,並補充說,所有目前在印度的巴基斯坦人都必須根據修改後的時間表在簽證到期前離開。該國還宣布了其他措施,包括削減外交人員數量、關閉兩國之間唯一可用的陸地邊境口岸以及暫停一項重要的水資源共享協議。

作為報復,巴基斯坦對所有印度擁有或經營的航空公司關閉了領空,並暫停了與印度的所有貿易,包括往返任何第三國的貿易。

週二的襲擊是多年來針對這個動盪地區平民的最嚴重襲擊,該地區反印度叛亂已持續了三十多年。

這次罕見的攻擊主要針對遊客,令印度人感到震驚和憤怒,促使他們呼籲對該國宿敵巴基斯坦採取行動。印度政府沒有公開提供任何證據,但表示這次攻擊與巴基斯坦有「跨境」聯繫。巴基斯坦否認與這次襲擊有任何關聯,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自稱克什米爾抵抗組織的激進組織聲稱對襲擊負責。

巴基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譴責印度的「好戰舉措」。聲明表示,巴基斯坦致力於和平,但絕不會允許任何人「侵犯其主權、安全、尊嚴和不可剝奪的權利」。

雙方政府部長均暗示爭端可能升級為軍事行動。巴基斯坦外交部長伊斯哈格·達爾在接受當地《世界新聞》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印度的任何強硬舉措都將遭到針鋒相對的回應。”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週三承諾「不僅要追查實施襲擊的人,還要追查密謀在我國領土上實施這一邪惡行為的人」,並暗示可能採取軍事打擊。

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管轄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都聲稱對整個領土擁有主權。新德里將克什米爾地區的所有激進行為都描述為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義。巴基斯坦否認了這一點,許多克什米爾穆斯林認為這些武裝分子是本土自由鬥爭的一部分。

雙方國內壓力

這次殺戮事件給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民族主義政府帶來了壓力,要求採取有力措施。

莫迪在周四的一次公眾集會上表示:「印度將識別、追踪和懲罰每一個恐怖分子、他們的操縱者和支持者。」

他警告說:「我們將追捕他們到天涯海角。」

他的政府宣布了針對伊斯蘭堡的一系列外交行動,同時暗示將採取更多懲罰措施。

印度外交部長維克拉姆·米斯里週三宣布,一些巴基斯坦外交官被要求離開新德里,印度外交官也被召回巴基斯坦。自5月1日起,兩國外交使團的工作人員將從55人減少到30人,兩國之間唯一可用的陸上邊境口岸也將關閉。

印度外交部建議印度公民不要前往巴基斯坦,並要求目前在巴基斯坦的印度公民返回。

印度也暫停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水資源共享條約,該條約在兩國1965年和1971年的兩次戰爭以及1999年的一次重大邊境衝突中倖存了下來。

《印度河水條約》由世界銀行於 1960 年促成,該條約允許兩國共享河流系統的水資源,這對兩國,特別是巴基斯坦的農業來說是生命線。

巴基斯坦憤怒地回應稱,它與這次襲擊無關,並警告說,印度任何阻止或轉移水流的企圖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並將遭到巴基斯坦國家力量「全力」反擊。

在伊斯蘭堡和巴基斯坦其他城市,數十名示威者舉行集會,反對印度中止該條約,要求巴基斯坦政府採取報復措施。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