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士/uber/grab/網約車/的士車隊】近年的士業界與網約車矛盾持續升級,的士業不不滿政府未有嚴厲打擊非法白牌車,有業界人士早前更一度醞釀罷駛。面對網約車需求與日俱增,港府今年內就立法規管網約車平台訂立框架,表明的士與網約平台並非「有你無我」。《星島頭條》記者日前到新加坡,訪問的士及私人出租車(PHC)司機,了解當地兩者究竟能否共存。
近年新加坡私人出租車數量大增
新加坡早在2020年推出「點對點交通規管框架」,將私人出租車(Private Hire Car)合法化並加以規管。根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數據,的士數輛由2014年的約2.6萬輛,大幅減至2024年的13,117輛。私人出租車則由2014年的18847輛,暴增至2024年的90,383輛,數量為的士的6倍。至於香港,目前有18,163輛的士,網約車平台Uber稱現有逾萬名私家車司機。
在新加坡,開的士10多年的司機程先生指近年生意很差,多個私人出租車平台之間打價格戰,導致的士的生存空間縮窄。另一方面,他指年輕人喜歡乘私人車,上了年紀的人才願意乘的士。他指現時每月收入約2,500新幣(約1.5萬港元),只夠糊口生活;若要賺到3,500新幣(約2萬港元),則每周需工作6天,每天工作8至10小時。
相關新聞:香港的士「全世界最平」? 實測新加坡的士結果係… 拆解星洲政策令的士白牌「共存」





程先生坦言疫情後客人減少,而接單又被公司抽佣,過往接一次電話預約客人,只被抽佣幾毫子新幣,現時每單被抽約2新幣,相差數倍。他嘆稱現時公司或平台剝削的士司機,給予車資價錢實在太低,若接單變相「白做」,因此寧願在的士站等街客。
不過,程先生表示不會抱怨政府,形容只是時代變遷,行業生態改變。他指現時越來越少司機願意開的士,「賺不到錢沒有人要做」。至於新加坡「黑的」情況,程先生稱很少,因政府刑罰很重,嚴重起來要上法庭甚至被吊銷牌照,因此「一般都不敢亂敲乘客的錢」,但當然仍有少數不良份子。
Grab司機指的士司機「欺負旅客」
Grab司機鄧先生表示,新加坡有多個網約車平台,競爭激烈,驚訝香港網約私家車「竟然不合法」。鄧先生指新加坡的士司機「欺負旅客」,例如揀客、當乘客要搭車就說沒空,直言「生意不好是他們自己造成,自己弄出來」,乘私人車便不用看的士司機面色。





鄧先生透露,Grab平台有「晉升階梯」,分綠寶石、紅寶石、藍寶石和鑽石四個層級,而自己就是Tier 1的鑽石級,因此系統會優先向他派單,收入也會增加。
「白牌車」司機在新加坡領取執照較的士司機簡單,會否令的士司機感到不公平?鄧先生直指的士司機每月賺的錢較私人車司機多約兩成,原因一是街上截車客人較多;二是去機場、商場或接送點會有附加費;三是當局在很多地方設的士等客區,私人車若進入會被罰款扣分。
他指自己每天工作10多小時才夠生活,有時從早上5時半開車到半夜,因為每天車租加保險便要85新幣(約500港元),因此不想浪費租車的錢,更指有些年過70歲的的士司機可由早上開到半夜,笑言「我比他們年輕,不可以輸給他們。」
記者陳俊豪新加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