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奇新書《足跡憶往 細說從頭》發表會,13日在美國海寧同鄉會隆重舉行。該書為其個人回憶錄,詳實記錄了自上世紀八〇年代起,長達數十年的奔走歷程與公益實踐。書中回顧了他曾在荷蘭為越南華人發聲、在美國為滯港難民奔走請命的經歷,也詳述他如何與海寧同鄉代表籌款購置會館,在越南潼毛原鄉建校、修橋、重建觀音廟等義行善舉。如今經由其親筆記錄,成為華人移民史中的一段珍貴篇章。
當天活動吸引近二百位嘉賓出席,包括世界越柬寮華人團體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余建強、理事長招銘祺、美國海寧同鄉會會長唐上勝、美國越南華裔聯誼會主席鄭煒德、監事長唐國強、美國寮華聯誼會會長張進財、監事長林雄國、觀音精舍互助會會長黃福祥、加州何氏宗親會會長何華、監事長米何文源、美國越秀(穗城)校友會名譽會長羅明與何天源、美國海寧軍政校友會會長周金生、詩人馬玉強、作家劉彬、原美國越南華裔聯誼會青年中心主任林家駒與李善坤、名譽監事長許泰禎、觀音廟名譽監事長陳才貴、美國廣東會館會長蔡潔儀、南加州廣東同鄉會會長李彩霞等親友及社團代表共襄盛舉。
本次發表會由馬昭君擔任引言人。他表示,新書的問世,不僅是一段記憶的重現,更是對歷史的回望與對時代的見證。「這本回憶錄,是何奇人生歷程的縮影,也映照著無數海外海寧華人的共同記憶。」他指出,書中蘊含著翻山越嶺、橫渡怒海的艱辛故事,更見證了何奇為關懷與拯救海寧船民所付出的無私奉獻。
何奇致詞表示,本書實為其自198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個人回憶錄,記錄的是他傾盡心力完成的事業與生命中最具意義的歷程。「字裡行間,是我對那段歲月的回顧;每個故事,都是時光的饋贈;每段經歷,都是我成長的見證。」
何奇謙稱,「若說這本書是為時代作註腳,未免太沉重,若說僅為個人留痕,又顯得輕飄。它更像是我在歲月中拾起的碎片,那些奔走、掙扎、築夢的瞬間,如今都化作紙上的墨痕。」書中所承載的,是無法輕放的人生重量,也是歲月長河中激起的漣漪。
對於「海寧」二字,何奇深有感觸的表示,「這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海外海寧華人的情結與牽繫。正是這份情結,凝聚我們走在一起,成為我投身海寧文化傳承的動力。」他表示,儘管此書未必能為時代立傳,但它至少見證了某段重要歷程,是他個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他透露,未來將陸續出版第二本回憶錄,記述海寧同鄉會創會歷程及越南故鄉潼毛市三項重大工程。他希望,這些記錄能為後人了解海外海寧華人足跡,提供一絲線索與幫助。
在致詞尾聲,他特別感謝一路相伴的夫人林愛華。「她總在我人生的裂縫處縫補缺口,為我點亮迷途中的燈火。從初稿到出版,從焦慮到坦然,她的理解與支持,是我持續前行的動力。」

何奇(前排中)新書發佈會主要嘉賓大合照。記者陸新攝

何奇(左)與夫人林愛華發佈會合影。記者陸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