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才競爭激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率領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於4月12至13日在馬來西亞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和機遇,並邀請近40家大灣區知名企業在當地舉辦招聘會,兩日活動合共吸引超過4,000人次參。
推介會在剛過去的周六、日於吉隆坡舉行,分為主題論壇及企業招聘會兩部份,主題論壇邀請各界專家闡述大灣區最新面貌及發展機遇,企業招聘會獲中銀香港、滙豐銀行、華為國際等40多家大灣區企業參加,涵蓋信息技術、工程、金融、會計、法律服務、保險及地產等行業。
回應海外人才求職需求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表示,多家大灣區知名企業同行,為當地人才更立體呈現大灣區的發展和機遇,亦回應了國際人才對求職的關注。劉鎮漢指,平日海外接觸國際人才時,得悉他們最想了解香港機遇、來港後如何就業,以及其才能與市場空缺是否匹配等。今次推介會參與人數超乎預期,反映馬來西亞人才對來港發展深感興趣,「是次為馬來西亞人才提供了與企業直接溝通的平台,期望他們找到理想工作,帶同家人來港安居。」




多個參展商表示,部分職位在港較難招聘,馬來西亞擁有語言優勢十分適合,而參與招聘會的當地人才亦比預期多,他們除問及薪酬和簽證,亦關注在香港住屋問題,不少人才即席呈上履歷表,稍後會跟進其申請。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香港律師會上屆會長陳澤銘律師、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以及香港僱主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龐維仁亦有隨行參與,跟馬來西亞的專業人才、年輕創業家及大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對來港發展的想法,亦為他們介紹香港相關行業的發展前景。
歐振興指,隨着可持續發展(ESG)實施強制披露和虛擬資產行業興起,預計本港對會計師需求持續增加。他強調,香港與馬來西亞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標準接軌,能減少兩地會計人才的交流障礙。此外,公會與其他地區,如澳洲、加拿大和英國等也建立了互認機制,令海外會計師來港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快捷。
陳澤銘則表示,香港法律界的涉外能力強,與其他司法管轄區保持着密切聯繫,對外國投資者而言具吸引力。香港律師還可考取大灣區城市執業資格。「香港律師會設有註冊海外律師制度,毋須考試,可在港從事馬來西亞法律或加拿大法律等。
他又謂,香港需要更多懂得伊斯蘭法律的專才,這正是馬來西亞律師的優勢所在。
人才短缺機遇處處
葉青陽認為,香港極為缺乏網絡安全保護的人才。「IT公司總數約有一千間,但專注於網絡安全業務的僅佔四分之一。無論是商會、聯會、NGO還是學校,通常只有一位負責IT的同事,反映人手非常不足!」他續說,香港在網絡安全法推行上相較東南亞地區遲,這將影響八大行業的網絡安全監管。
龐維仁則表示,香港背靠祖國,市場潛力巨大,尤其大灣區經濟快速發展。「香港在全球各大城市競爭人才方面相對有優勢,因為這裏的居住環境舒適,生活便利,且被譽為美食之都。
此外,香港的語言環境良好,不僅使用中文,英語也相當流通,使海外人才在日常生活和商業交易中更易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