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隱居陋室「雕木」日賺數萬元 同濟大學話……

內地網絡近日有短片指,有同濟大學的博士導師隱居在江蘇蘇州一間陋室25年,轉當木匠,聲稱親手製作的木雕工藝品,有價有市日賺數萬元。不過,同濟大學指查無此人。

門口貼「報道」抬身價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網絡流傳一條「斗室藏大咖」的短片走紅,片中一名叫潘愛國的木雕師,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25年前定居蘇州同里古鎮賣木工藝品,表示作品大受遊客歡迎,最高可日賺數萬元。

潘愛國的工作室頗為簡陋。澎湃新聞
潘愛國的工作室頗為簡陋。澎湃新聞

 

潘愛國的木藝品店。澎湃新聞
潘愛國的木藝品店。澎湃新聞

 

潘愛國指其木藝品深受遊客歡迎,日賺數萬元。澎湃新聞
潘愛國指其木藝品深受遊客歡迎,日賺數萬元。澎湃新聞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店門前有一份「報道」。澎湃新聞
潘愛國店門前有一份「報道」。澎湃新聞

 

潘愛國的工作室頗為簡陋。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的工作室頗為簡陋。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向外自稱是同濟大學教授。抖音@黃華尚

 

潘愛國在網上走紅後,有媒體在某個周四至了其木藝品店了解。只見該店雖放滿各類木藝品,但整體又細又簡陋,門口又堆滿舊物件和廢棄門匾,又貼著一張2021年10月4日的《姑蘇晚報》,報道標題為《「木匠潘」用「匠心」雕琢詩意江南》,副題為「同濟大學『教書先生』定居同里21年」。

報道指,潘愛國在網上流傳有多個身份,他曾在短片中自稱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正在帶2名博士生。有網民爆料,指潘曾自稱是東南大學教師,每周四要休店回校上課。

面對媒體質疑,潘愛國即不耐煩地指,「自己並不在意網路上的質疑,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大量遊客光顧,收入可觀。賣書籤、賣畫,每天能有幾萬塊,上班算得了什麼?」

同濟教授Fact check無此人

針對潘愛國的身份,引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懷疑,先後向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以及華東建築設計院歷史建築保護中心的朋友查詢,均未聽聞過潘愛國名字。同濟大學校史館館長章華明更是明確表示,潘愛國既未在中國海洋大學就讀,也未在同濟大學學習過。

網民對於潘愛國自我貼金,紛紛留言「以後這種新聞你就問他什麼時候帶貨就可以」、「老騙子」、「忽悠沒上過大學的人」、「稅務部門可以幫忙證實下哦」、「都是自媒體的推波助瀾」、「經歷雖然聽上去傳奇,實則經不起推敲」、「在網上說一百遍,沒有的事也成真的了」。

 

 
 

*/

 
 

*/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