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華新書《WULOU》簽售會在洛杉磯成功舉行

由南加州高校聯盟文學社與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文化何去何從」暨盧新華新書《WULOU 》簽售會,日前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到場,聆聽盧新華關於中國文化的傳承與未來,共同探討海外華人如何在海外重建中國文化。

南加州高校聯盟2025屆會長劉國雲表示,很榮幸能與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聯合主辦這場活動,有幸聆聽到盧新華關於中國文化的真知灼見,當全球都在關注AI科技和趨勢,當短視頻在吸引和切割人們的注意力,「我們聚在一起談文化,說文學,因為我們深知文化對於社會的價值和意義,科技越是發達,就越是需要人文的精神根基和坐標價值。」

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王偉在發言中強調,「華文文學不僅是連接海外華人心靈的紐帶,也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盧新華是作家協會的顧問,是很多當年文學青年的偶像,作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一直緊扣時代脈搏,給予讀者深刻的思考。這次新書發布,不僅是一次文學的盛會,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契機。」

盧新華在講座中談到,「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日益以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實力影響着世界。但若沒有文化上的自立,即便經濟再繁榮,依然難以在全球贏得真正的尊重。文化是國家的精神根基,而當前社會公信力下降、物慾橫流的現象,恰恰折射出文化信仰的缺失。我們需要重新梳理中國傳統文化,既要在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去偽存真,又要向西方學習普世價值的東西,提煉符合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精華。文化重建不僅是國家戰略,更是時代賦予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只有當文化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與世界對話的能力,中國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高校聯盟文學社社長、作家協會會員李學介紹:早在1978年,盧新華老師因其短篇小說《傷痕》開創了中國「傷痕文學」的先河,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學和思想。他長期關注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脈絡,在文學創作、文化思考以及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化定位方面,都有深刻的見解。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蘊含着豐富的歷史與哲學的思考。

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楊慰慰主持了盧新華《WULOU》新書籤售環節,她談到讀完盧新華先生的新書《WULOU》後深受觸動,她與盧新華都是77級大學生,當年《傷痕》影響空前,她也是盧新華忠實的讀者和多年好友。本報記者陸新洛杉磯報道

左起:孫曉璐、劉國雲、盧新華、楊慰慰、申美英、李學、王偉,發佈會合影。主辦方提供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