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貿促會)2日在北京舉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中國館政府總代表李慶霜表示,世博會中國館將於4月13日大阪世博會開園之際正式開館,將向世界展示5000年中華文明孕育的傳統生態智慧,展現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與成就。將首次展出中國從月球正面和背面帶回來的月壤。
中國館是大阪世博會最大外國自建館之一
據澎湃新聞報道,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占地約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會最大外國自建館之一。中國館將圍繞「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主題,以「天人合一」「綠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為敘事主線。








李慶霜表示,中國館主要有四方面顯著特點。一是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彰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智慧」。二是踐行新發展理念,展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實踐」。三是彙聚科技動能,貢獻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中國方案」。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為推動中外文明互鑒做出「中國貢獻」。





李慶霜稱,中國館建築以古代重要文化傳播載體-竹簡為設計靈感,巧妙融合竹子、漢字、書卷等寓意豐富的文化符號,訴說中華千年歷史,彰顯非凡文化底蘊。
「中國館取形於中國傳統的書簡長卷,是一座綿延展開的以中華書簡為外觀的竹黃色建築,讓觀眾一眼就能感受到強烈的中國元素和濃郁文化氣息。」她表示,中國館雙曲面屋頂造型精巧,外立面竹簡肌理溫潤華美,以金、篆、隸、行、楷5種字體鐫刻119句漢字詩詞名篇。
館前以篆書石鼓文撰寫醒目「中國」標識,館內延續書簡長卷,自然採光的開放式序廳與光庭、無柱展廳錯落相嵌,與館前「墨池竹林」的園林景觀渾然一體。
李慶霜強調,大阪世博會上,中國館將展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樣品,「這將是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樣品的零距離對比展示。」她表示,全球觀眾在中國館可通過透鏡裝置觀察月壤獨特結構和兩者細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