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投票案順利提上議程 約翰遜遭重挫

眾議院在兩黨議員合作下,成功突破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阻撓,將議員代理投票法案提上議程。分析表示,此項法案雖對民生影響有限,卻標誌著約翰遜遭遇挫折,令人懷疑他日後未必能約束黨友,為總統特朗普的議程護航。

綜合美聯社及《國會山報》報道,眾院1日表決時,由於9名共和黨議員脫離政黨路線,最後以222票對206票,否決了約翰遜修改的方案,約翰遜承認結果令人「十分失望」,並取消本周餘下的議程,雖然他承諾黨團能夠「重整旗鼓」,但外界未知他將如何凝聚黨友支持。

這次審議的國會代理投票法案,由共和黨議員魯娜(Anna Paulina Luna)與民主黨議員佩特森(Brittany Pettersen)共同牽頭,允許剛為父母的議員可留在家中,遇到法案表決時讓其他人代為投票,構思得到兩黨大多數議員的支持,218名議員簽名後啟動「院會請願書」(discharge petition)機制,讓提案得以繞過委員會主席等共和黨領袖,接受全院表決。

在遊說期間,佩特森抱著4個月大的兒子陳詞,呼籲議員同僚支持立法,而在2023年生下兒子的魯娜也表示這次如果放棄,同類法案可能永遠無法過關。

在新冠疫情期間,國會曾有2年時間暫行代理投票措施,這次議員正式推動立法後,由於和總統特朗普「重回辦公室」的舉措衝突,因此約翰遜等眾院共和黨高層極力反對。約翰遜批評,這樣的安排違反國會「超過兩個世紀的傳統」,最後可能導致沒有議員返回議事廳。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