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馬會遴選委員任永賢早前公開提出,建議港府將賽馬會的足球博彩業務(FBD)分拆上市,並透露與港澳辦多次接觸。消息引發坊間不同的意見,如果成事,亦將重新定義馬會及博彩事業在香港的發展方向。
赤字當前 政府急需新收入
在經歷連續三個財年錄得赤字逾千億元之後,2025/26年預算案在節衣縮食、減派糖下,預計赤字仍達872億元,主因《財政預算案》預計期內地價收入210億元,仍處低位,再度突顯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
按任永賢的建議,港府可回收賽馬會手上的足球博彩牌照,再與馬會合作成立新的足球博彩有限公司並推動上市。若估值達千億元,出售25%至30%股份,可即時套現數百億元。
根據這個做法,港府將會成為新公司的直接股東,除享受上市IPO收益,日後分紅也能成為穩定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若日後拓展至NBA、一級方程式賽車等賽事,將有進一步增長潛力。
估值存疑 市場反應未明朗
然而,市值能否達千億元仍有爭議。參考銀娛(027)、金沙(1928)兩家大型賭股市值僅約千多億,市盈率約15倍,而足智彩年稅前利潤僅29億元,要達千億估值頗具挑戰。有評論指其增長動能較海外平台為弱,估值可能僅約400億元,若IPO配售30%股份,貢獻最多也只是百億元級數。
不過,足智彩上市不能只看IPO瞬間的金額收益,更應關注能否為港人帶來長遠制度紅利。港府已於預算案中為籃球博彩合法化開綠燈,既然新業務勢在必行,反思政府與馬會合作定位亦屬理所當然。
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下,非法博彩宣傳無孔不入。與其打壓無效,倒不如透過建立正規博彩渠道來收窄非法活動空間,並以合法方式創造經濟效益。
公開財報 助提升公眾監察
站在財經公關角度,上市可讓資產變現為公有財產,資金可投放至社會基建或公益項目,並藉公開財報提升公眾監察水平,加強問責。
但成功的關鍵,在於政府能否同時擔起監管者與股東的角色,避免為短期利益犧牲長遠社會成本。若港府能清晰交代監管制度、建立檢討機制及第三方監察報告,筆者相信社會大眾會更願意就此議題作深入討論與評估。
梁偉聰-企業傳訊及財經公關顧問
LinkedIn: 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
相關文章:
NJZ如期赴港感動全場 Cityline卻拖垮觀眾體驗?|梁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