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上周五經濟數據欠佳,加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出爐,陰霾籠罩下,港股即使有內地3月製造業PMI及非製造業PMI均好過預期的消息,惟依然低開低走,恒指全日收報23119點,跌307點,見近一個月低位。全月計,恒指3月錄得178點升幅,連升4個月;恒指首季更累升3059點,升幅主要集中於2月,單月累升2716點。
科指首季急升兩成
恒指2025首季累升3059點或15.3%,國指累升1226點或16.8%,科指更升達926點或20.7%。阿里巴巴(9988)全季累升55.3%表現最佳,而金沙中國全季累跌25.4%最弱勢。
比亞迪電子單月挫20%
而一個月計,恒指累升178點或0.8%,國指累升99點或1.2%,兩指數連升4個月;而科指累跌173點或3.1%,連升3個月後斷纜。瀚森製藥(3692)以累升36%,為本月表現最佳藍籌股;比亞迪電子(285)以累跌19.6%,為本月表現最差藍籌股。
ATMXJ單日拖累恒指162點
恒指周一低開219點,其後在內地PMI均好過預期的利好消息帶動下,跌幅一度收窄至27點。惟滬深股市和其他主要亞洲股市弱勢未止,加上重磅科技股跌勢擴大,恒指跌幅再擴大至424點,險守23000關,最終恒指全日收報23119點,跌307點。國指收報8516點,跌89點;科指收報5394點,跌111點。大市成交2573億元,北水再錄淨流入29.14億元,連續7日淨流入。
「ATMXJ」成跌市元兇,小米(1810)走低3.6%,收報49.2元;美團(3690)下降2.7%,收報155.8元;騰訊(700)下滑2.5%,收報497元;阿里巴巴(9988)跌2.3%,收報128元;京東(9618)跌2.2%,收報160.8元。五隻股份合共拖低恒指逾162點。
內銀配股撐市 建行中行升逾2%
內地國有銀行向中央配股,四股合共集資5200億元人民幣,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大行花旗指出,中資行定向增發股份有助緩解淨息差壓力,並恢復貸款能力,內銀股普遍靠穩撐起大市。有份配股的建行(939)走高2.7%,收報6.88元;中行(3988)揚2.2%,收報4.69元;交行(3328)向上0.3%,收報6.96元;惟郵儲銀行(1658)挫3.2%,收報4.81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將對進口醫藥開徵關稅,醫藥股多數向下。復星醫藥(2196)走低3.1%,收報14.96元;石藥集團(1093)跌2.4%,收報4.94元;藥明康德(2359)下滑0.4%,收報69.2元。
半導體股全線向下,中芯(981)走低4%,收報46.1元;華虹半導體(1347)下滑4.5%,收報31.05元;上海復旦(1385)瀉6.8%,收報24.85元。
國資委稱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相關央企國企車股表現不一,東風集團(489)逆市急升4.9%,收報4.74元;廣汽集團(2238)升3.2%,收報3.21元;北京汽車(1958)大跌6%,收報2.02元。
贛鋒鋰業轉蝕20億人幣 跌3%
個股方面,贛鋒鋰業(1772)受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拖累,去年按年盈轉虧逾20億元人民幣,股價挫3%,收報21.05元。融創中國(1918)虧損按年擴大222.44%,股價走低3.1%,收報1.55元。大酒店(045)公布,去年盈轉虧,虧損9.43億元,股價大跌3.4%,收報5.71元。
聶Sir:投資氣氛受損 恒指已自高位挫1800點
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表示,美股上周五表現拖累大市氣氛,加上重磅股科技股弱勢,因此港股周一再跌逾300點。他續指,恒指由高位已回調約1800點,若後市恒指失守23000關,港股本輪升浪或已接近尾聲。
—–
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等影響,恒指今早低開219點後,雖然跌幅一度收窄至27點,但其後再次反覆向下,截至中午以近最低位收市,報23022點,跌404點或1.73%,險守兩萬三大關;科指半日跌168點或3.06%,報5338點。大市半日成交1,437億元。
李寧半日跌9%
重磅藍籌股中,「ATMX」成跌市主要推手,其中小米(1810)跌4.8%最傷,阿里(9988)跌3.6%,騰訊(700)及美團(3690)亦分別跌2.8%及2.4%,4隻股份合共拖低恒指逾227點。相反,內銀股力撐大市,建行(939)及中行(3988)分別升3.3%及2.4%,招行(3968)及工行(1398)亦分別升1.6%及0.4%。
單計股價變幅,李寧(2331)半日急跌8.9%,金沙(1928)跌5.5%,阿里健康(241)及中芯(981)亦分別跌5.2%及5%。另一方面,翰森製藥(3692)則逆市升5%,為表現最佳藍籌。
—–
美國經濟數據欠佳,其中2月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高於預期,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則低於預期,加上美國將於4月2日公佈「對等關稅」政策,市場避險情緒高漲,美股上周五大挫。有分析預計,港股今日亦會受壓,恒指將於23000點爭持。
恒指今早低開219點,報23207點。科網股普遍下跌,阿里巴巴(9988)股價跌1.7%;騰訊(700)跌0.9%;美團(3690)跌2.4%;京東(9618)則跌1.3%。小米(1810)今早亦跌1.8%至50.15元,距離配股價53.25元越來越遠。
內銀向財政部等發行A股
至於內地國有銀行向中央配股,中行(3988)、建行(939)、交行(3328)及郵儲銀行(1658)齊公布向財政部等發行A股,四股合共集資5,200億元人民幣,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上述股份個別發展,其中中行跌1%、交行升0.14%,而建行及郵儲行則無起跌。
個股之中,長和(001)上周五有接近高層消息人士透露出售港口計劃暫緩後, 今早再發通告表示董事會未有對全球電訊業務作任何交易決定。該股今早開市跌4.5%,報43.1元。此外,黑芝麻智能(2533)公布去年扭虧為盈,賺3.13億人民幣,2023年則虧損48.55億元;收入錄4.74億元,按年增52%,不派息。該股今早開市升2%,報23.25元。
伍禮賢:恒指料23000爭持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預計,港股今日有機會低開,主要受隔晚美股下調而影響,恒指將於23000爭持,而短期內恒指將會作區間整固,於22700有支持,24000見阻力。他續稱,美國「對等關稅」主要針對與美國稅差較大的國家,故會影響環球市況,港股亦會受外圍拖累,但影響輕微。
內地方面,財政部透過認購A股的方式,向中行(3988)、建行(939)、交行(3328)及郵儲銀行(1658)合共注資5,000億元人民幣,支持該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伍禮賢認為,雖然消息為意料之內,但正式落地對內銀股有正面幫助,而財政部注資有助加強內銀的流動性及降低不良貸款率,是大市正面利好因素,惟料影響不大。
展望本周,內地將於今日公布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美國本周五將出爐3月非農業就業人口變動及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