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ETP成交連續4年創新高 上市數量近200隻 今年推動申購及贖回數碼化

港交所(388)證券產品發展部主管羅博仁(Brian Roberts)撰文,表示香港和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後,產品創新成為近期熱話,港交所將於今年及未來優化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業務,包括將ETP的實物申購及贖回機制數碼化及自動化。

羅博仁:虛幣ETF推動市場流動性

羅博仁表示,隨著港交所不斷迎來創新產品,在交易所上市ETP數量已從2020年底的146隻,增加至2024年底的194隻,於去年香港ETP生態圈的成交額連續第四年創新高。他續指,證監會於2022年和2023年先後批准虛擬資產期貨ETF及現貨虛擬資產ETF上市,進一步豐富了香港ETP市場的產品種類,此舉令投資者能夠投資於受規管的虛擬資產產品,例如比特幣或以太幣,吸引了更多投資者進入ETP市場,推動成交額不斷上升,市場流動性也進一步提升。

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發展空間大

他相信,無論是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還是整體ETP產品的種類,未來都大有發展空間,為更多投資者提供更多機遇,鞏固香港作為亞洲ETP市場和世界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數碼平台省成本 提高ETP市場效率

羅博仁指出,港交所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採用網絡平台,將ETP一級市場的申購及贖回機制數碼化,認為使用數碼平台取代部分人手和紙本作業,降低主要ETP參與者的營運負擔,提高ETP市場效率。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