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再破歷來最大宗走私黃金案 市值1.1億元 空運往日本行李箱7層包裝藏金條

金價持續高企,加上日元疲弱,不法分子覷準機會,走私黃金到日本既可逃稅,再出口時又可退稅,賺盡差價。海關繼三星期前破獲64公斤黃金走私案後,3月25日又再偵破有記錄以來最大宗黃金走私案,行動中檢獲145公斤金條,較前一次數量多出一倍,市值更高達1.1億元。

該案涉及26個貨物,其中14件藏有金條, 並以七層包裝手法,以箱疊箱形式收藏金條,行李箱內再藏紙盒,紙盒內再藏上鎖黑色膠箱,黑色膠箱內藏黃金,可說費盡心思。

海關檢獲的金條。楊偉亨攝
海關檢獲的金條。楊偉亨攝

 

海關檢獲的金條。
海關檢獲的金條。

 

報稱紙箱的重量與實際不符。
報稱紙箱的重量與實際不符。

 

海關將黑色膠箱剪鎖後發現內藏黃金。
海關將黑色膠箱剪鎖後發現內藏黃金。

 

 

三件裝行李箱內藏一個紙箱。
三件裝行李箱內藏一個紙箱。

 

黑色膠箱內藏金條。楊偉亨攝
黑色膠箱內藏金條。楊偉亨攝

 

三件裝行李箱。
三件裝行李箱。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鄧卓諱(圖左)及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 級督察葉健生講述行動詳情。楊偉亨攝  ​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鄧卓諱(圖左)及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 級督察葉健生講述行動詳情。楊偉亨攝 ​

 

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鄧卓諱表示,3月25日人員在一個由香港付運到日本的空運貨物中,報稱塑膠行李的空運貨物中,查獲145公斤懷疑走私金條,市值高達港幣1億1千萬元。是宗案件是海關有紀錄以來破獲最大宗的走私金條案件,數量較三星期前破獲的64公斤走私金條案,數量超出一倍有多。兩案可顯示海關在打擊跨境走私活動上堅定不移的決心及能力。

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高級督察葉健生講述行動過程時表示,3月25日凌晨時分,人員根據風險評估以及情報分析,鎖定一個由香港付運到日本的空運貨物,作出檢查,這個載有塑膠行李箱的貨物,共重472公斤,一共有26件。人員先利用X光機掃瞄該批貨物,發現其中14件貨物與正常行李箱影像並不相符,於是決定挑選該14件貨物作進一步調查。

海關人員將14件貨物逐一磅重後,發現貨物實質重量,與所報稱的重量相差甚遠,每件貨報稱約10.4公斤,現場量度每件重量超過23公斤,遂決定打開14件貨物再詳細檢查,當打開貨物最外層紙箱後,發現有三個大小不同,一層包住一層收藏的行李箱,打開最內層行李箱後,發現一個異常地重的細紙箱,人員再打開細紙箱,並發現載有一個由兩個鎖頭鎖上的黑色膠箱,人員用工具剪開黑色膠箱的鎖,並鎅開膠箱的包裝物料,最終發現一批懷疑金條。

人員發現該批金條前,一共打開七層包裝,不法分子在案中的收藏手法,可謂費盡心思。最後海關人員在該14件貨物中,發現相同的收藏手法,合共檢獲14個上述的上鎖黑色膠箱,共檢獲145條、每條重1公斤的走私金條,估計市值約1億1千萬元。是宗是本年度海關偵破的第二宗走私黃金的案件,亦是海關有史以來檢獲價值最高的走私黃金案件,儘管不法之徒採用多重包裝手法,將金條混雜在空載的行李箱中,並通過空運形式意圖掩人耳目,蒙混出口,但在海關高科技儀器幫助,以及人員嚴緊的查驗程序下,走私者精心的藏匿技倆,亦徒勞無功。今次行動已成功對不法分子造成沉重打擊。

鄧卓諱續稱,該批貨物的託運人表面上是一間香港貿易公司,而收貨人是日本一間貿易公司,調查顯示,託運人公司在香港並無公司登記的記錄,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資料,企圖妨礙海關追查該批走私金條的真正託運人,海關正全力追查託運人身份。

走私金條到日本的主要目的,是要逃避日本的關稅及監管,根據初步調查顯示,若金條成功走私到日本,可逃避稅額高達1100萬元,目前,海關正循託運人及收貨人的背景,以及貨物來源及去向去追查,不排除稍後有拘捕行動。

今次案件中不法分子故意將走私金條收藏在普通塑膠行李箱內,相信他們覺得可以減低貨物被抽查的可能性,另外他們亦不是在所有行李箱內擺放走私金條,顯然想掩人耳目,希望即使貨物被查驗,亦僥倖避過海關人員的法眼,雖然不法分子用上多重的隱藏手法,企圖利用複雜的包裝及虛假的申報蒙混過關,但在海關嚴緊查驗流程,以及高科技儀器配合下,有關技倆無所遁形。

 

 

 

 

 

即時港聞